一位名為Satwant Kaur的女士有話直說,留下一段精彩吐槽。她投訴她所住的私人住宅區內:
有「HDB人 」在區內每天工作6到8個小時。她自覺應該避免跟他們多接觸,以防失去她本身的「特殊身份」。
她短短几段話,不知是英文功底有限還是高深莫測,老實說有點不知所云。但字裡行間卻讓人聽了很不爽,就像一個人嘴裡三幾句話總夾帶著不少髒話字眼,特別刺耳,不是「HDB人」的人也會火滾。
有人以為這位女士頭殼壞,才會「狗嘴長不出象牙」。
從平台上的照片和名字可以合理的推斷她是來自印度,而且還是來自印度的「上等」種姓階級。
有這樣的「社會文明」,就有這樣的腦袋。「高級種姓」走到哪裡,他們的腦袋也跟著到哪裡。把階級之分的觀念套用在新加坡的語境里,於是乎產生「HDB人」和「私宅人」之分。
新加坡人智商再高,也創造不出這樣的人群二分法。真的是服了她!
這位女士的真實身份還是留下不小疑點,因為她還曾在新加坡中學念過書,如果是從小就移民來新加坡,在本地學校和社會的環境浸濡下還抱著這種階級之分,問題可能就出在家庭背景。
本地教育通過背誦誓約,從小向學生灌輸「不分語言宗教文化,公平公正平等」的價值觀,塑造新加坡人的精神面貌,所以我們很難想像該「私宅人」女士竟會是本地人。
該「私宅女」的網上留言很快就被她撤下,顯然是被平台上的反應嚇到。但是網絡上的話往往就像是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其網頁截屏到處轉發,社會上引起的負面反響恐怕還要經一段時間才能平息。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妖言事件」引發的社會譴責顯示:
新加坡人珍惜我們的多元社會,占人口八成以上的「HDB人」並不以住在組屋為恥。
新加坡的組屋可以媲美世界各大城市裡的私宅。且不說印度全國鄉下人民擁有一間自家廁所都是奢侈的慾望,即使大城市如孟買,現代化高樓與貧民窟為鄰。
組屋區里的設施和環境特色,我們習以為常,真要細說還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
該「私宅女」看不起「HDB人」,充滿階級歧視的妖言傷害的不是「HDB人」,更不是新加坡人,而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