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國立大學(UKM)的考古團隊在吉蘭丹州望生縣(Gua Musang)的格樂同石洞(Gua Keledung)發現了約1萬4000年前的完整人類骨骸和陪葬物品。這次發現標誌著馬來西亞第二古老的史前人類考古遺蹟。
在1950年代,考古學家在砂拉越美里附近的尼亞石洞發現了約4萬年前的人類遺骸和陪葬物品,那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史前人類遺址。而1991年,考古學家在霹靂州的玲瓏發現了約1萬3000年前的」霹靂人「遺骸,當時是馬來西亞第二古老的人類遺骸。
水壩工程之前的考古搶救行動 馬來西亞旅遊、藝術與文化部在周三(5月31日)發布聲明,宣布馬來西亞國立大學馬來亞世界與文明研究所的祖依斯干達教授領導的考古團隊在2022年11月開始了吉蘭丹能基里(Nenggiri)水壩工程之前的考古搶救行動,並在水壩預定地點陸續發現了這些骨骸。
陪葬品中含磨刀器等 與下葬儀式有關 聲明指出,這具人類骨骸面朝西南方,呈蜷曲姿態,宛如母體中的胚胎。周圍還發現了殯葬工具,例如右手握著赤鐵礦物質,左手抱著右腳膝蓋。此外,陪葬物品還包括墊腳石、磨刀器、手斧,以及由石板和石英製成的碎片刀。這些物品都與下葬儀式有關。
相關部門準備將發現的人類牙齒和一些蝸牛殼送往美國的貝塔碳定年實驗室進行精確的放射性碳(碳14)測試,以確定這些物品的確切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