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元散出去,把美軍請進!新加坡為啥主動當美軍駐地?

2023-06-02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一個主權國家,卻被美軍駐紮,在我們看來,是國恥!

現實也在印證這一點——看看現在的美軍駐紮地吧:

在韓國,韓國女孩屢屢遭美國大兵侵犯,韓國政府卻不敢吱聲,甚至還暗中大搞情色業、掙美國大兵的Dollar;

在日本,沖繩美軍駐紮,沖繩人淪為故鄉的三等人——一等人是美國大兵,二等人是日本老爺,三等人才是沖繩土著;

然而,卻有一個國家,非但不排斥美軍駐紮,反而是撒出去大筆美元、把美軍請進家裡來,注意啊,是自個兒贊助美國軍費、請美軍來駐軍,這不是花錢打自己臉嗎?

在中國文化里,這是不可接受的喪權辱國行徑,但這個請美軍駐軍的國家,卻是以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

為什麼新加坡把美元散出去、也要把美軍請進來? 看起來,這是地緣政治的操作,但實際上,這是意識形態的去中國化。

李光耀花大價錢把美軍請進新加坡時,給了一個含混的理由:

親西方,更符合新加坡利益。

簡單一句話,卻蘊含三重政治算計,李光耀打的,是三張牌。咱們今天就一張張來說。

第一張,是軍事牌。 李光耀不是一般人。

作為新加坡首任總理,統治新加坡30餘年,把連淡水不能自己的彈丸小國新加坡,推到了地緣政治場弄潮兒的位置。

小國必須依附於大國而生,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美蘇兩大陣營,在東南亞你爭我奪,動盪的地緣局勢下,安全,成了新加坡的頭號問題,尤其是面對那個把自己攆出來的馬來西亞。

李光耀很清楚,單靠新加坡那點兒兵,是守不住新加坡的,他只有一個選擇:以世界性大國霸權制衡區域性大國霸權。

選項只有兩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蘇聯。

親英派李光耀的選擇無可厚非,放棄部分軍事主權,投靠英、美,得到一把保護傘。

說白了,新加坡寧可被一個強國半殖民,也不能被弱國如馬來西亞半殖民。

第二張牌,是貿易牌。 剛接手新加坡時,李光耀最大的執政之難,不是外部馬來西亞的虎視眈眈,而是內部華人社會對中國的衛星效應。

新加坡華人,掛心故邦,說華文、書漢字、挺中國。但在美蘇冷戰的時代背景下,與中國的親近,成了新加坡與西方做生意的障礙。

南洋華人心繫祖國,西方人怎麼放心把東西賣給新加坡?誰能擔保新加坡不會倒賣給中國?

但讓美軍駐紮,就可以打消西方的疑慮。我連軍事主權都讓渡了,你們還有什麼理由不信任我?我給了你們隨時可以顛覆我的權力。這就是李光耀的算盤。

讓美軍駐紮是新加坡給西方納下的投名狀,之後,新加坡成了西方小弟,也拿到了美英真金白銀的經濟支持。

60年代起步的新加坡工業化,原始積累就是美英贊助的。

第三張牌,是政治牌。 1991年,蘇聯解體,美蘇冷戰終結,新加坡也已然崛起為亞洲四小龍,但面對美國的撤軍計劃,李光耀仍是死命留住,不惜砸下重金。

1992年,美國蘇比克海軍基地司令部遷至新加坡; 1998年11月,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允許美軍使用;2000年,新加坡首次參加了美國「金色眼鏡蛇」軍事演習。

李光耀為什麼死活不讓美軍走?

因為中國。

中國的崛起,對新加坡有巨大的磁吸效應,同文同種同源,但李光耀知道,新加坡的存在,或者說李家坡的存在,必須建立在去中國化的政治立場上。

事實上,從一開始,讓美軍駐軍就有著與中國切割的意識形態暗語,當時的中國還一窮二白,如今的中國傲然屹立,如果新加坡不貼近美國,它必然被吸入中國的圈,那麼,新加坡在地緣政治上,還有什麼橫跳的空間呢?

不得不說,李光耀是一個政治奇才,他用一招美軍棋,達到了三重戰略目標。

他不但讓新加坡擺脫了獨立時的生存困境,更是把新加坡推向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小國只要生存,不關心恥辱,恥辱的國家情感只屬於大國。

不知道你對新加坡這三張牌是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討論。


相关文章

  • 網傳視頻男子遭人毒打 警逮一對男女起武器和現金
  • 地鐵非禮女子逃7年 客工再入境落網監3周
  • 印尼富商翁俊民透露 蓋茨託人在獅城物色住所落腳
  • 獅城女子稱於美國機場被扣留兩小時 還被官員問及銀行存款數額
  • 蟬群擾民 朱倍慶協市鎮會多方面處理
  • 前夫違中國判決帶子來新 婦人入稟我國法院成功奪兒
  • 新大調查:更多國人願談死亡課題 卻沒為臨終做具體準備
  • 淡濱尼三層高工業建築起火
  • 新加坡富商魏成輝聲明,當年籌辦三場私人晚宴,宴請部長和洗錢案被告蘇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