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考察了三家大厂,我解开了中国厂商涌向海外的秘密

2023-06-05     缘分     16562

在新加坡考察了三家大厂,我解开了中国厂商涌向海外的秘密

比如当地人说的英语被称为“Singlish”,其中融入了普通话、福建话、广东话、马来语、泰米尔语……等多种语言的词语和习惯,听起来别具一格。葡萄君听了几天,很明显的一个感受是它具有一种慵懒气质,讲话者常常在句尾加一个“啦~”,许多语句往往也更加简略——问“可以不可以?”,用Singlish说就是一句短促的“Can or not?”。

02 新加坡,游戏全球化的舞台 这样一个地方,不仅仅会是连接海外团队的枢纽。葡萄君觉得,在将来,它必然还会成为国产游戏公司和其产品全球化的大舞台。

这种苗头,可能在腾讯这种体量的公司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Level Infinite 的 全球公关负责人Adam Najberg告诉我,他们的新加坡总部不仅有海外发行业务的同事,还有天美、光子各自3A产品的部分研发团队。而作为发行部门,他们的工作还与其他公司有些许不同。

在新加坡考察了三家大厂,我解开了中国厂商涌向海外的秘密

一方面,他们同样要做一些常规的本地化工作,比如翻译文本、做推广和营销活动。不少我们熟悉的游戏,背后都有他们参与,此外还包括一些IP联动在内的全球合作。

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向腾讯海外投资的子公司输送一些特有的经验。其中不包括Riot、Supercell这样自成气候的大公司,大多是像Fatshark(《战锤》系列开发商)这样的中小公司。他们往往做惯了单机,但没有超大用户量运营、长线运营的经验。马晓轶曾告诉葡萄君,他们正在打造“全球技术共享菜单”,提供在商业化、服务器、反外挂、运营、研发管理、公司管理方面的工具集,这些经验大概就曾为类似的公司所用。

Naj还提到了一个更大的案例——英国游戏发行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独立游戏工作室Sumo Group,曾在2021年被腾讯以9.19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82亿元)全资收购。此后Sumo Group想要向研发转型,但苦于研发速度不够快,于是腾讯就派了十来位专家去英国帮他们。

Naj的描述非常生动,他的话大概是这个意思:中国是世界上游戏研发速度最快的市场,因为在中国,第一、第二名会赢,第三名往往就会输。而腾讯恰好有一群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知道怎么赢。

之前我们也讨论过类似的问题:“出海成功”和“全球化成功”差得有多远?我想,让Level Infinite帮其他子公司赢,可能就是腾讯做到全球化研发和发行的第一步。而新加坡作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化舞台,在其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在以后,大概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在这个舞台上表演。

在新加坡考察了三家大厂,我解开了中国厂商涌向海外的秘密

不少公司的办公室

都设立在新加坡的繁华地段

03 新加坡,是所有游戏人的福地吗? 当然,即便新加坡有这么多好处,它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公司来说。

在个人层面,英文水平首先就是最为硬性的要求。尽管新加坡有七成都是华人,你一句英文不会也饿不死,但要妥善处理工作、与同事交流,你就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如果要频繁与各地同事交流,你或许还会学会更多语种的简单用语。葡萄君在新加坡的那段时间,就感到非常痛苦,因为我的英文交流水平非常蹩脚,一度让我有种寸步难行的感觉。

其次,新加坡安稳的环境氛围,在另一方面或许也会令人感到苦闷。Naj告诉我,他在七八个国家地区住过,在香港住了15年,而新加坡是他最喜欢的居住地——这里既文明又舒适,就是有时候有点无聊。这里的日子仿佛都过得很慢,如果你下班出门吃喝玩乐,忘乎所以,再一看表,在香港看到的时间或许已经是凌晨三四点,而在新加坡可能还只是晚上11点。

在新加坡考察了三家大厂,我解开了中国厂商涌向海外的秘密

有段时间,行业里也确实流传着一个词:Singaboring——看来有这种感受的不止一个两个。但其实很多人也表示,只要你够有钱,你在新加坡的生活也可以很有趣……而另一方面,不少人之所以会觉得这里无聊,实际上更多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想要在更激烈的环境中直面动荡,只是新加坡的生活,往往对他们来说太舒适闲散、缺乏挑战了。

不过Naj也特别提到一点:他有一个对想来新加坡的人非常实用的建议,那就是一定要试着融入新加坡人的圈子,不要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交际。因为新加坡人往往非常友好、热心、没有隔阂,在这里你会很容易卸掉一种作为“老外”或异乡人的疏离感。

而在公司层面,也并非所有团队都适合直接冲向新加坡。至少在满足个人条件的基础上,你的公司最好在国内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因为新加坡政府虽然对企业友好,但这里的房价、房租以及生活水平都不低。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条件,Dylan是这样形容的:你要做一个打不死的小强,才能在这里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