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6日),新加坡新增209起2019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其中奥密克戎病例就占了一半,达104起。当中31起属本土病例,另外73起为输入型病例。
社区病例105起,客工宿舍病例4起,输入型病例100起。
每周感染增长率目前为0.58。
目前累计27万7764起。
又有一名冠病患者逝世,死亡病例累计822起。
(图:来源自网络)
18人病危
目前,有377人需要住院,普通病房有43人需要氧气供给,八人因情况不稳而送入加护病房接受密切观察,加护病房另有18名患者病情危急,加护病房整体使用率是50.1%。
在过去28天的1万4416起确诊病例当中,98.7%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0.9%需要氧气供给,0.3%住进加护病房,0.2%病逝。
截至25日,完成疫苗接种的人口比率仍然维持在87%,而88%人口已经接种至少一剂,已接种追加剂的人口则有36%。
(图:来源自网络)
与奥密克戎“共存”
新加坡调整防疫策略,把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者跟其他冠病患者视为同等,从今天开始,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患者也会纳入居家康复计划,或在社区护理设施康复,不必再到指定设施进行隔离。
根据对奥密克戎的最新理解,感染奥密克戎的人数会比德尔塔多,但重症或死亡病例却相对减少,因为奥密克戎引发重症的程度较低。
有鉴于此,将从27日起,把管理奥密克戎病例的方式,改为跟现有其他冠病病例一致,也就是使用1-2-3冠病医疗程序(Protocols 1-2-3),这意味着患者将不再需要被隔离在指定设施,可居家康复,或在社区护理设施康复。
这项调整将让医疗资源集中在重症病例和保护弱势群体,让新加坡能够回到单一的精简方法来应对各种冠病毒株。
根据冠病医疗程序:
方案1,身体不适者将根据临床表现和潜在的风险因素,决定是否纳入居家康复计划,或者送往冠病医疗设施或医院。完成接种疫苗者或12岁以下孩童患者将在十天后结束康复期,未接种疫苗者则需要14天。
方案2,身体健康但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将进行自我检测和管理,包括使用ART检测,并会在第三天结束。
方案3,跟奥密克戎病例有密切接触者,不会再接获十天隔离令,而是改为七天健康风险警告,每天出门之前必须进行ART检测。目前因与奥密克戎病例密切接触而被隔离的人,将在未来几天内逐步结束隔离。
(图:来源自网络)
奥密克戎累计病例546起
截至星期六(25日)一共检测到546起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病例,其中本土病例为103起,而在上星期,共有13起无关联社区病例。
在这同时,也宣布更新现有的边境管控措施。其中,从星期六(26日)晚上11点59分起,所有有过去14天前往博茨瓦纳、埃斯瓦蒂尼、加纳、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南非和津巴布韦的乘客,将被允许入境新加坡和过境。
将接受第四级国家或地区的边境管控措施,即在出发前两天接受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以及入境后在指定设施履行十天的居家通知。
全球目前已有超过110个国家发现了奥密克戎病例,主要是在非洲和欧洲,在一些国家如英国和丹麦,奥密克戎已经取代德尔塔成为主要病毒株。
从目前所掌握到的讯息来看,相对于德尔塔,奥密克戎引起住院和重症的风险较低。
(图:来源自网络)
未接种疫苗员工禁返工作场所
从明年1月15日起,未接种疫苗的员工无法再凭活动前检测进入工作场所。
经过同劳资政三方的讨论与检讨后,决定从1月15日起取消让未接种疫苗者凭活动前检测阴性报告返公司的措施。
对于还没完成接种疫苗者(如只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者),则须在1月31日的宽限期结束前完成疫苗接种。而在宽限期内,可以继续以活动前检测的阴性结果证明进入工作场所。
这项措施获得劳资政三方支持,有助于保护未接种疫苗者,为每个人创造更安全的工作场所。当局也更新关于工作场所冠病疫苗接种指南,为雇主和员工提供指导。
另一方面,随着更多的员工将从明年起返回工作场所,工作场所传播病毒的风险也跟着增加。因此,鼓励所有雇主对员工实施定期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可疑病例,进而采取预防措施,保护家人、朋友和同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