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朋友來電騙局激增 騙徒來電或不顯示「+65」 行騙手段一直變

2023-06-09

今年1月至5月期間,本地至少有3000人陷入假朋友來電騙局,與去年同期的521名受害者相比,激增了近五倍,損失金額也從750萬元增加至1020萬元。新加坡警察部隊提醒公眾提高警惕,當「朋友」提出請求時,用其他溝通管道核實對方身份避免上當。

中年人和男性受害者占比更高 新加坡警察部隊商業事務局反詐騙中心主任鄭惠玲警監本周二(6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去年統計數據顯示,超過60%的受害者年齡介於30歲至59歲,一半以上是男性。「假朋友來電騙局幾年前出現,(受害者人數)突然在今年飆升。」

《8視界新聞網》早前報道,新加坡警察部隊今年4月發布的一周詐騙趨勢中,假朋友來電詐騙連續四周排在第一位。

鄭惠玲警監表示,根據受害者的陳述,騙子的聲音與他們冒充的朋友非常相似,因此很輕易就相信對方。

騙徒來電或不顯示「+65」 鄭惠玲警監表示,騙徒以友誼的名義行騙,利用了受害者的善心,通常在與受害者建立聯繫後的一到三天就會以借款、代付醫藥費等理由要錢。

「騙徒幾天後才會要錢,受害者已經沒有防備心了。要求的款項有大概幾千元左右,往往是通過PayNow轉帳。」

此外,詐騙團伙購買和使用本地的手機預付費SIM卡,通過電話、WhatsApp等各類通訊應用程式來聯繫受害者。

鄭惠玲警監說:「這些來電在受害者的手機上不會顯示『+65』。」

「這些朋友是他們很久以前的朋友,或者已經很久沒有聯繫的朋友,比如生意夥伴。騙子也能叫出受害者的名字,這讓他們(指受害者)很容易就掉入這個騙局。」

一名69歲女性受害者匿名分享了受騙經歷。

騙徒致電她自稱是「朋友」,還說遺失了手機,要求受害保存新電話號碼。受害者以為對方是同名同姓的同事,信以為真。

騙徒以開咖啡廳為由提出借錢,受害者於是通過PayNow向對方轉帳1500元。當受害者發現再也無法聯繫到對方時,決定嘗試撥打朋友的原電話號碼。

朋友說自己沒有要求借錢,也沒有聯繫受害者。受害人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於是向警方報案。

新加坡警察部隊商業事務局反詐騙中心主任鄭惠玲警監(中)。(圖:任佳星)

行騙手段發生演變 在最近的案件中,警方也發現騙徒的伎倆一直在演變。

「之前他們直接開口跟受害者要錢,現在已經演變成要求受害者(幫忙),點擊一些連結,例如購買沙發等家具,預訂餐館之類,協助追蹤遺失的手機等。」

鄭惠玲警監提醒,一旦受害者點擊連結進入釣魚網站,他們會被要求輸入個人資料和銀行帳戶及密碼,如果受害者下載惡意應用程式,騙徒將控制受害者的手機,並在後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銀行應用程式進行未經授權的交易。

《8視界新聞網》早前報道,我國和馬來西亞柔佛州警方今年3月聯手瓦解一個冒充朋友行騙的跨國詐騙團伙,涉嫌專找新加坡人下手的詐騙分子。警方相信他們涉及超過40起案件,受害人損失金額超過25萬元。三名嫌犯已被引渡到我國,被控串謀詐騙罪。

這種詐騙手法,一般是指受害者接到來自「朋友「的電話,來電者會要求猜測他的姓名,然後要求保存他們的新電話號碼。幾天後,再尋求經濟援助。

三步防範墜入騙局 警方昨天(8日)發布文告,呼籲公眾提高警惕,採取「加(Add)」、「查(Check)」、「報(Tell)」這三個步驟避免上當。

警方建議公眾下載ScamShield應用程式,並為銀行帳戶、社交媒體帳號以及電子政府密碼(Singpass)帳號設置雙重認證或多重認證。

除了通過手機聯繫外,公眾也應以其他方式,例如見面、視訊或電子郵件,與家人和朋友核查是否曾提出請求。

警方也促請公眾若遇到詐騙立即報案,並告知親友分享信息。

公眾可瀏覽www.scamalert.sg或撥打反詐騙熱線1800-722-6688,獲取最新的防範騙案信息。


相关文章

  • 驚險!宏茂橋兩車猛烈相撞損毀嚴重,女童昏迷!目擊者挺身救援,現場畫面曝光
  • 震驚!新加坡16歲少年豪擲千元享受"特殊服務",父母臥底揭發按摩店黑幕!
  •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鍵直達馬來西亞嗨玩周末
  • 三名拉丁美洲籍男子飛新加坡,闖豪宅盜走大量現金和珠寶!27小時內遭警方逮捕!
  • 在新加坡怎樣交稅?一文讀懂居民、非居民納稅差異
  • 夢想不會發光
  • 專偷新加坡富人區!3名外籍男子持社交准證入境,兩天狂盜50萬新幣珠寶名表!
  • 新加坡街頭驚現水獺攻擊路人,萌物變 「凶獸」?
  • 新加坡濱海灣驚現哥斯拉,官方預告暗藏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