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程式設計師江婉妮,平時喜歡游泳、騎腳踏車等運動。五年前在本地參加過鐵人三項賽後,讓她更熱衷於鍛鍊但成效一般。這天她決定藉助科技確認自己的體能水平。
高水平運動教練洪偉倫說:「我們有最大攝氧量測試。當你在運動的時候測量你攝入多少氧氣。那個就是你的心肺耐力。就越高越好。」
過程中也會採集血液樣本來測量乳酸濃度。最後是高山反應測試,通過逐步降低吸入的氧氣含量,模擬高山訓練。
越來越多人去比賽參加鐵人三項、鐵人競技,但他們沒有一個測驗,不知道他自己可以承受多少。所以我們就用這些儀器來幫他們。
鐵人三項愛好者江婉妮表示:「因為在新加坡我們沒有體驗過這種高海拔的訓練。我現在知道了我身體可以承受的最大的限度,所以可能在之後的訓練,可能會根據這個數據來提升我的訓練吧。」
這家桌球學院兩年前成立時,從中國引進了這款機器人。它不僅可以自動投球,還能根據學員的水平和需要調整訓練程度,從五歲到成年的學員都能使用。
巔峰桌球學院教練鄭日捷表示:「初學者來說這個很好,給我們練他們的基本功。因為桌球是一個運動,需要很多很多的練習和磨練,所以用這個機器的時候,我們能讓他們多把那個肌肉記憶能記住在他們心裡。」
桌球學員荘紫仙說:「這個機器可以進行調整,比如數量、旋轉、速度、落點,這可以讓我在全方面的球技上也有提升。」
桌球學員施采吟則認為:「跟機器打有趣的地方是,打得不好的時候他不會罵我。」
雖然機器人可以模擬真實比賽中的各種球路和速度,讓學生能夠更快地提高球技,但機器人訓練還是有一定的局限。
鄭日捷說:「它的局限就是在於像我們打球的時候,每個球有時候快有慢,機器的話會比較固定住,它的速度跟落點都會一模一樣。」
針對這個局限,教練表示還是需要親自下場和學員對打。不過在機器人輔助下,學院所聘用的三名教練,能更專注調整學員的動作細節,提高比賽時的表現,同時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讓桌球教學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