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10%康復病患出現長達半年以上後遺症

2021-12-28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今年六月曾通報,10%康復病人出現後遺症,有些長達半年。

這些後遺症包括;喪失味覺嗅覺,沒胃口,氣促,肌肉和關節酸痛。

新加坡《海峽時報》今天引述陳篤生醫院老年病專家Mark Chan,冠病後遺症雖然大多出現在年長康復者和有基礎病的人員身上,但也可能出現在沒有基礎病的康復者身上。

該報道採訪了50歲馬來西亞籍婦女羅欒金(音譯),她在新加坡一家按摩院擔任收銀員。

羅女士對《海峽時報》說,她完成了兩劑疫苗接種,但出現了突破性感染,11月2日確診,至今已有兩個月,但還是有後遺症。

她有長期基礎病,感染冠病在醫院救治的那一個星期,胸透發現她肺部有黑色斑點。

確診一個月後,她體內病毒已盡數脫落,並已轉到社區醫院進行康復,但,她每天仍需要吸氧兩公升。

(圖源:pixabay/k-e-k-u-l-é)

她說,自己即便步行,心跳也要加速很多,而且感覺無法呼吸。就算步行去廁所,她也得停下休息。一般來說,下午較好,早晨情況更糟。

她見到康復病房有其他八九十歲的老人,情況都比自己好。她於是慢慢建立起康復的信心。

11月23日,她獲准出院,醫生給了兩個星期的病假。

她說,自己的血氧濃度低,一般只有90%左右。醫生說,對她來說,90%算是不錯了一般正常人的血氧應該介於95%至100%。

為了及早恢復到原來的健康狀態,她很努力進行身體鍛鍊,但即便是去鄰里商鋪買東西,也只能慢步行走,否則心跳快得受不了。

後來,羅女士的肺部逐漸康復,原本出現的黑色斑點現在已經消失了。但,她仍未恢復到染疫之前的健康狀態。

陳篤生醫院Mark Chan醫生說,送到社區醫院進行康復的病人,出現後遺症,需要較長時間康復的,大多是未接種疫苗的。

另,一般來說,八旬以上年長者無論是否已完成疫苗接種,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康復。

一些年長病人出現思維混亂和語無倫次症狀,部分原因是因為冠病病毒影響,部分原因是因為住院治療,離開熟悉的家庭環境時間過長。

許多病人胃口不好,影響康復。大部分由於長時間臥床,肌肉功能減弱,需要物理治療,甚至需要重新學習穿衣等日常活動。

物理治療師Lynn Chua說,對大部分康復病人來說,最常見的後遺症是與肺感染有關。有些人吸收氧氣有困難,有些人肺部出現損傷;有些人康復得較快,有些比較慢。

編輯:ABC

— END —


相关文章

  • 被揭和少女發生關係 方威捷以死相逼少女棄案
  • 新加坡夫妻命喪馬來西亞民宿,更多內情被曝光!遭警方通緝,還涉嫌性侵13歲少女!
  • 多次性侵未滿16歲少女 本地前電視藝人方威捷認罪
  • 一名43歲男子橫屍在新加坡小印度後巷,警方封鎖調查!
  • 新加坡遺產節放大招!地鐵展覽、盲盒探險、快閃市集全都有~
  • 新加坡租房全攻略!從房型選擇到避坑指南,這一篇全搞定!
  • 在新加坡找工作還得防騙子!求職平台還可信嗎?
  • 去年入境新加坡的中國訪客翻倍!這些景點最受歡迎
  • 貧窮限制想像!在新加坡看演唱會門票有多貴?LadyGaga3萬,霉霉5萬,火星哥近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