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發出最新警告:第二波感染高峰將很快到來,我們必須要迅速建立一整套社區診療體系。
網友紛紛熱議:
為什麼不早做準備?現在才想起來建立社區診療體系,是不是亡羊補牢?
三年的時間,我們完全有時間準備好,那時在幹什麼?
我認為分級診療系統以及做好足夠的藥品和醫療資源儲備是在放開前必須要有所準備的,此時再去準備,明顯是招罵的行為。
張文宏也拿了新加坡舉例,新加坡歷經了好幾波感染,可是都成功渡過了,雖然感染人數巨大,但病死率極低。這得益於新加坡從上到下都做到了有準備的放開,並且是小心翼翼的放開。我們看一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當時的放開動員令講話:
李顯龍說,他們會小心翼翼的放開,並隨時關注醫療資源是否受到衝擊 ,確保醫院可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局面。
相比新加坡醫院的有序應對,我們無法忽視我們存在的問題,可以去看看各大醫院急診科的現狀,很多醫院的其他科室都放開接受新冠患者了,如果第一波感染高峰還未結束,第二波又來,到時我們的醫療資源還能承受住麼?
話說回來,我們現在的局面確實讓人沮喪,無準備的放開讓很多人措手不及,也讓醫療資源承受了巨大壓力。
但唯有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此時任何掩蓋問題的舉動都是徒勞無益的。接下來必須快速建立完整的社區診療體系,以應對後面的幾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