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陸兆福指出,倘若吉隆坡國際機場航站樓的容量達到90%,預料將會在2026年展開升級計劃。
他是在周一(6月12日)在下議院,以書面回復行動黨白沙羅區國會議員哥賓星,要求政府說明吉隆坡國際機場國內與國際航站樓建築設備的升級計劃。
他說,大馬機場控股公司(MAHB)在2019年已委任顧問,以制定為期30年,即直至2050年的「吉隆坡國際機場總體規劃研究」。
「這涵蓋發展需求的綜合研究,涉及2個開發階段,以滿足一年增至1億4000萬乘客人次(mppa)的需求和多達250萬公噸貨運的需求。」
他表示,吉隆坡國際機場的第一終站的設計,可容納多達3000萬乘客人次,而第二終站則可容納4500萬乘客人次。
「2019年,第一終站錄得2920萬乘客人次,而第二終站則錄得3300萬乘客人次。」
他說,根據機場控股公司做出乘客流動量的預測,第一終站點容量將會在2030年達到飽和,而第二終站點容量,則預測在2030年後達到飽和。
然而,他說,冠病疫情的爆發,促使吉隆坡國際機場的乘客流動量受到影響,2021年第一終站和第二終站的乘客流動量,分別下降90%(210萬乘客人次)和96%(180萬乘客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