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1980年,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正式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有五任校长。现任国大校长陈永财(Tan Eng Chye)是第五任校长,而在他之前的四任校长也为国大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五位优秀的校长吧!
陈庆炎(Tony Tan Keng Yam)
陈庆炎(Tony Tan Keng Yam)是国大第一任,也是最年轻的任校长(1980-1981年),同时也是国大第五任名誉校长(2011-2017年)。他也是著名新加坡政治家,新加坡第7任总统(2011-2017年)。
陈庆炎,来源:ST
陈庆炎本科就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物理,并于1962年以一等荣誉学士学位毕业。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理科硕士学位后,他回到了母校,先后在物理系和数学系担任讲师,在此期间还获得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在担任国大第一任校长期间,他还同时担任新加坡的教育部长(1985-1991年)。在将职位交给下一任校长后,他仍然以国大和彼时的南洋理工学院的主管部长(1981-1983年)的身份,继续支持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
陈庆炎,来源:ST
当然,相比国大校长一职,陈庆炎的其他身份可能更为人所知。他曾任职新加坡教育部政务部长、贸工部长、财政部长、教育部长、国防部长、副总理兼国防及国家安全统筹部长等职。2005年退休后任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主席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副主席兼执行董事等。2011年8月就任第7任新加坡总统,2017年8月31日,正式卸任新加坡总统。
2005年,他被授予新加坡国立大学杰出校友奖,以表彰他为新加坡高等教育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
林彬(Lim Pin)
林彬(Lim Pin)是国大第二任(1981-2000年),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任校长,在国大刚刚由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而成的初期,担任国大校长长达19年的时间,为国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彬,来源:NUS News
此时,新加坡经济正朝着高科技产业和先进服务方向发展。而林彬教授也在新加坡经济飞速增长、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一直领导国大,让其从最初的医学院转变为一所专攻研究的高等院校,在全球范围内以卓越的教学成果和学术成就而广受认可。
林彬教授教授于1966年就在新加坡大学担任讲师,后来被提升为教授,领导医学系。他在整个医学领域的成就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目前,他仍在国大的杨潞龄医学院(新加坡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国大的起源)担任教授,以及国立大学医院内分泌科的名誉和高级顾问。
NUH,来源:ST
2000年,林彬成为第一位被授予国大“校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头衔的教授。该称号是国大最高的学术头衔,目前只有五位终身教授拥有此头衔。
施春风(Shih Choon Fong)
施春风是新加坡断裂力学专家,国大第三任(2000-2008年)校长,在任职期间带领国大转型为研究型大学,获得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施春风(左一),来源:NUS News
施春风教授曾在新加坡理工学院就读于土木工程专业,未毕业即赴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去修读硕士,其后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曾先后在哈佛大学、通用电气和布朗大学等地工作。
1996年,施春风放弃了布朗大学的教授工作,回到新加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研究和工程研究所工作,2000年至2008年期间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
施春风(右一),来源:NUS News
1990年代的新加坡的大学依然是以教学为主导的大学。可是施春风觉得,研究也应该是大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刚回新加坡担任国大材料研究院院长之际,施春风的兴趣在于研究。2000年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之后,施春风更强调大学的双重职责:教学与研究。
在施春风担任国大校长期间,他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国大建立起单元式课程的体系,允许学生自由发展。专业课并不再以年级划分,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发展,从而给具备超常能力的学生灵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