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堤求學每天最多睡五小時 馬國女生面對身份認同困擾

2023-06-18

馬來西亞女生從小在本地接受教育,數年如一日早起越堤,每天只能睡最多五小時。這樣的生活不僅辛苦,還要面對身份認同的問題,自己的國歌只記得旋律,歌詞卻已記不得。

《東方日報》報道,陳家楦的父親從小就在獅城接受教育,父母都認為英文非常重要,加上當時馬國的國際學校不太多,他毅然將五個孩子都送到新加坡接受教育。

目前,陳家楦的哥哥和姐姐都在國外深造,排行老三的陳家楦在新加坡管理學院修讀商業管理學士課程,弟弟和妹妹則在本地就讀中學。

儘管小時候跟哥哥姐姐就讀不同的小學,19歲的她憶述,第一天乘坐校車到本地學校時,有兄姐在還是讓她比較安心,不會感到特別緊張。

「每天凌晨4點30分就要出門乘坐校車,確實很累,基本上一天能睡覺的時間最多也才五小時。但久而久之就習慣了。」

由於本地開銷高,尤其是租金,她在升上大專院校之後還是每天往返。

異地求學更早獨立 陳家楦坦言,身為一名馬國人,長期在本地接受教育,肯定會面對身份認同問題,例如她還記得馬國國歌的旋律,但無法完全記住歌詞。

從小接觸獅城的同齡人、結交獅城朋友,校園有豐富的課外活動,讓她對獅城產生一些感情和共鳴。她與馬國同齡朋友聊到一些校園生活時,也會覺得自己有一點格格不入。

此外,因為在獅城沒有報考馬國教育文憑(SPM),所以她在嘗試報讀馬國大學時遇到困難。

上學之外,她都待在馬國接觸當地的生活習慣,打工時結識馬國朋友。她認為這一段特別的經歷讓她更早學習獨立。

陳家楦(左二)在學校積極參與課外活動,與同學出國考察。(圖:陳家楦)

父母只要求盡力學習 陳家楦說,獅城以英語為媒介語,學校非常重視英文,外籍學生會在上英文課時被分去另一個小班,以打好基礎,尤其是小六會考前會經常留校上英文課。

隨著她逐漸掌握英語,她也慢慢適應了語言溝通及教學媒介語的問題。

她表示,雖然外界認為在獅城求學壓力很大,更多其實是取決於父母,但也不排除怕輸文化。

「我還記得在中學的時候,曾有新加坡籍同學只因為少拿一個A,就非常擔心回家會被罵得很慘。在這方面還好我們的父母要求不高,只要我們盡力就可以了。」

針對新元兌令吉匯率越來越高,陳家楦希望努力學習拿獎學金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也會根據其他學生的情況給予足夠的零用錢。但她還是希望令吉不要再繼續貶值,以免加重父母的負擔。

她也希望能在明年2月到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繼續深造,畢業後會考慮在本地發展,但也不排除返回馬國。她對金融和貿易這兩個領域比較有興趣,因此應該會往這個方向發展。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新冠病例激增17%,創年度新高!一大波人再現:刀片嗓
  • 震驚!新加坡16歲少年豪擲千元享受"特殊服務",父母臥底揭發按摩店黑幕!
  • 三名拉丁美洲籍男子飛新加坡,闖豪宅盜走大量現金和珠寶!27小時內遭警方逮捕!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13歲少女法院外吸電子煙舉止異常 煙中檢出依託咪酯
  • 泉林路一幅住宅地段招標 可建約505個住宅單位
  • 不顧主管反對強行作業致同事喪命 起重機操作員監12個月兩周
  • 新一輪500元鄰里購物券即日發放 黃總理:助國人減輕負擔
  • 本地公司研發本地首款個人飛行器 已完成室內飛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