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环保和慈善结合为一体,印度尼西亚一名医生为帮助有需人士,允许他们以废弃塑料瓶作为治疗与医药费。
据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报道,位于印尼展玉(Cianjur)的一家诊所,自2009年以来就开始允许有需人士使用塑料瓶子,来换取治疗服务和药物。
43岁的尤索夫(Yusuf Nugraha)是这家诊所的创办人。他告诉CNA,他想要创建一个可持续性的计划,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让人们有机会为这个地球做出贡献。
在和妻子讨论后,尤索夫认为,当地社会其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塑料垃圾相关问题。根据印尼环境局资料,当地单单去年就创造了1260万吨塑料垃圾。
印尼一个环保团队Zero Waste Indonesia Alliance的调查也显示,当地只有9%的塑料垃圾获得再循环,其余的不是丢到垃圾土埋场,就是出现在海洋里。
尤索夫说:“我希望大家认真看待全球暖化及气候变化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说太过复杂,他们无法理解。”
不过,尤索夫坦言,他的计划对于减少塑料垃圾没起到太大作用,诊所一天最多也只能将400个塑料瓶子送往回收公司。
虽然对保护环境的效果微乎其微,但这个计划在当地却有着非常深的影响,尤其是引起了当地贫困人士的注意。
尤索夫(Yusuf Nugraha)安慰苏米亚蒂(Sumiati)。(图:CNA/Wisnu Agung Prasetyo)
用自己的方式帮助病患 诊所的一名病患,苏米亚蒂(Sumiati)告诉CNA,女儿凯拉(Kyla)两年前病倒了,自己原本因没有医药费,不想带女儿去看医生。不过在得知这项计划后,她立刻将女儿
带到这家诊所看病。
凯拉被诊断出患上贫血,尤索夫告诉苏米亚蒂,她必须把女儿送到医院接受治疗,但苏米亚蒂因担心医药费问题,最初不肯这么做。
苏米亚蒂说:“不过,尤索夫医生坚持要我带女儿去医院,还给了我一些钱。”
尤索夫甚至支付了凯拉的保险费。
他告诉CNA,诊所遇过非常多的病人,而许多病患是诊所没有办法帮助的。因此,他会用其他的方式去帮助这些病患。
尤索夫(Yusuf Nugraha)替病人看病。(图:CNA/Wisnu Agung Prasetyo)
自小渴望帮助贫困人士 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尤索夫表示,自己从小就希望能够帮助他人,尤其是自小看到母亲一个人要带大五个孩子,他就立志要这么做。
他说:“我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所以我很害怕生病,因为担心医药费。”
尤索夫也说,自己十岁开始就希望成为一名医生,然后帮助有需人士,让他们不必为医药费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