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加坡的金融业仍然保持了一个不错的增长,且新加坡也已经成为了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但毕竟金融业占新加坡GDP的比例只有14%,新加坡政府总不能不管大批制造业从业者的死活,只一心发展金融业。
在如今全球经济疲软的情况下,如何让新加坡制造业杀出重围,似乎是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面临的极大难题。而且,李显龙面临的难题,还远不止这一个。
三、李显龙选择“隐退” 李显龙是李光耀的儿子,这父子俩是新加坡最为出名的领导人,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两人之间的第二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还以为新加坡来了个“继承制”。
虽然李显龙从2004年开始就已经担任新加坡总理,但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由于李光耀实在是过于“耀眼”,一直到2015年李光耀去世之后,李显龙才真正开始走入大众的视线之中。
在李显龙的领导之下,新加坡有过发展不错的时刻,但似乎糟糕的时刻也不少,虽然这与全球大环境有关,但既然李显龙是总理,这个“锅”他也只能背了。
例如,在2017年时,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突然宣布退出TPP,这种几乎是“群主退群”的事件让TPP成员国“哀嚎”一片,新加坡当然也是如此。
虽然TPP原本是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发起建立的贸易合作协议,但自从2008年美国带着澳大利亚等国加入TPP之后,这个群的群主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美国,美国也拉了很多小弟加入,试图利用TPP来遏制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发展,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
虽然新加坡并不愿意得罪中国,但TPP对于新加坡确有益处,又没有真正发挥其“遏制中国”的目的,因此,新加坡对于TPP还是很“满意”的,可谁知道美国却“猝不及防”地“退群”了。
这对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为此,李显龙赶忙拉拢各方,终于促成了TPP剩下的成员国组建了CPTPP,稳定住了局势。
可中美之间似乎越来越糟糕的关系,给李显龙的执政生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就新加坡的利益而言,李显龙并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他希望能够和双方都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全自己的利益,但这一点对于李显龙而言已经越来越难做到。
美国的衰落、中国的发展,已经让美国越来越急切地要遏制住中国;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以及多次给民进党当局错误暗示的行为,已经让中美之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这让李显龙十分头疼。
对于李显龙而言,他希望新加坡的传统,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这同时也能让新加坡国内庞大的亲美派感到满意。
可新冠疫情的影响、世界经济的疲软,已经让新加坡在2021年出现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的财政赤字,如今制造业的全面收缩,更是让李显龙着急了起来。
要解决新加坡的困境,李显龙似乎势必要与中国更亲近,乃至需要在政策上全面倒向中国,但这可能会遭到亲美派的反对,甚至还有可能造成新加坡政局的动荡。
因此,李显龙只得不断在国际上呼吁中美“缓和关系”,希望东南亚国家不要因中美的问题而“遭殃”。
可李显龙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不如其父亲李光耀,在这种情况下,李显龙的“呼吁”也不可能起到什么效果。
而且,虽然李显龙已经在2020年时再次以超过60%的支持率连任总理,但在新加坡经济总体发展不如预期、国内通胀高企的情况下,他的支持率也是不断下滑。
有数据显示,如今李显龙和行动党的支持率已经跌到了只剩十几个百分点,如果李显龙仍然不能改善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情况,那么,未来新加坡的政局到底如何还很难说。
或者说,不管是从经济还是从政治角度来看,现在的新加坡似乎都算是“问题丛生”,一旦处理不好,那么新加坡可以说是“前路凶险”。
李显龙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但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代表别人无法解决,实际上,李显龙已经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接班人”,那就是“草根精英”黄循财。
2022年4月,李显龙就已经宣布财政部长黄循财已经确定将会出任新加坡下一任总理。
黄循财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国海南,他曾是李显龙的私人秘书,现在是新加坡的副总理、财政部长,同样也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第四代团队的新领导人。
从这一点来看,他和李显龙的“上任”之路其实很像。当初李显龙也做过副总理、兼任过财政部长。
只不过,根据新加坡的相关规定,黄循财只有在2025年的大选中获胜,才能真正接任李显龙的位置,成为新加坡的第四任总理,到时候,李显龙也就算是真正“隐退”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