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尋求聯合國300萬美元治洪災

2021-12-28

馬來西亞日前發生致命性的洪災,造成近7萬人流離失所,為了制定一項適應氣候變化的國家計劃,大馬環境及水務部正向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GCF)尋求300萬美元援助。

據路透社報道,與大馬政府承諾用於防洪工作的金額相比,於12月20日所申請的資金微不足道,但專家表示,該預防水災計劃的成本或更高。

自 12 月 18 日以來,暴雨已在大馬全國7州及首都吉隆坡引發嚴重洪災,造成至少 48 人死亡,這促使人們呼籲政府加強應對可能發生的極端天氣。

圖為軍人協助災黎清理被泥濘覆蓋的家園。(圖:美聯社) 大馬環境及水務部秘書長再尼烏江(Zaini Ujang)接受路透社訪問表示,大馬將向GCF申請資金,以在明年年底前幫助制定適應氣候變化的國家計劃。

他在一份書面回應中指出,該計劃將側重於水源、農業和糧食安全、公共衛生、林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

「環境部也制定長期計劃,要求提供氣候資金,以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計劃。」

雖然如此,他沒進一步禪述關於應對氣候變化計劃的詳情,或者政府實際上需要花費多少開銷來實踐該計劃。

據了解,這是大馬政府首次向GCF 申請基金,以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政策。

若與用於建造水堤、集水區和挖深河流等防洪項目的98 億令吉(23.3億美元)開銷相比,這些資金相形見絀。

洪水泛濫後,上游伐木業的樹幹與木材被衝到彭亨河畔。(圖:美聯社) 馬來西亞氣候行動組織(Klima Action Malaysia)聯合創始人伊利(Ili Nadiah Dzulfakar)說:「與緩解氣候變化措施相比,適應氣候變化將需要更多的資金,因為我們需要徹底改革我們的城市規劃,所有基礎設施項目耗資巨大。」

她說,適應計劃草案應審查洪水或乾旱對糧食安全和農作物產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對具有強大通信系統的節能醫療服務需求。

左一為大馬前環境部長楊美盈。(圖:楊美盈面子書專頁) 2018年,馬來西亞時任環境部長楊美盈(Yeo Bee Yin)曾提出一項有關氣候變化的法案,以及一項適應戰略,但從未向國會提交正式計劃,令相關工作在2020年的政治動盪後停滯不前。

馬來西亞的東海岸通常在10月至隔年3月期間,遭受東北季風的侵襲而面臨水災問題。

今年12月,大馬半島西部和中部地區因罕見的連續下雨情況,導致西海岸和雪隆部分地區迎來閃電水災。

除了天氣因素,根據一些專家,過度發展和不良的排水系統是令水災問題惡化的原因。


相关文章

  • 法新社:緬軍空襲學校 20名兒童和兩教師喪命
  • 菲律賓坎拉翁火山噴發 火山灰柱高達三公里
  • 杜特爾特被羈押期間 以壓倒性優勢當選達沃市市長
  • 獅城留學中國富二代自導自演綁架勒索案 兩人被控上庭不認罪
  • 還沒決定六月假期去哪裡旅行? 新加坡人今年似乎都往中國跑
  • 炒賣Labubu和寶可夢卡虧錢 馬國男竟向14組大耳窿借貸
  • 中國富二代從肉票變被告 律師:父母打算撤案
  • 泰國國家審計署大樓搜救行動正式結束
  • 獅城留學中國富二代自導自演綁架勒索案 兩人被控上庭不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