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與大馬政府承諾用於防洪工作的金額相比,於12月20日所申請的資金微不足道,但專家表示,該預防水災計劃的成本或更高。
自 12 月 18 日以來,暴雨已在大馬全國7州及首都吉隆坡引發嚴重洪災,造成至少 48 人死亡,這促使人們呼籲政府加強應對可能發生的極端天氣。
他在一份書面回應中指出,該計劃將側重於水源、農業和糧食安全、公共衛生、林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
「環境部也制定長期計劃,要求提供氣候資金,以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計劃。」
雖然如此,他沒進一步禪述關於應對氣候變化計劃的詳情,或者政府實際上需要花費多少開銷來實踐該計劃。
據了解,這是大馬政府首次向GCF 申請基金,以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政策。
若與用於建造水堤、集水區和挖深河流等防洪項目的98 億令吉(23.3億美元)開銷相比,這些資金相形見絀。
她說,適應計劃草案應審查洪水或乾旱對糧食安全和農作物產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對具有強大通信系統的節能醫療服務需求。
馬來西亞的東海岸通常在10月至隔年3月期間,遭受東北季風的侵襲而面臨水災問題。
今年12月,大馬半島西部和中部地區因罕見的連續下雨情況,導致西海岸和雪隆部分地區迎來閃電水災。
除了天氣因素,根據一些專家,過度發展和不良的排水系統是令水災問題惡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