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发展历程及对中国双循环发展的启示

2023-06-23     缘分     18666

于是,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后,这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经济发展增速开始逐渐放缓,甚至呈现衰退、疲软的态势。

从2007开始至2019年,十几年间我国年度GDP逐年降低,从2007年的9.7个百分点下降至6.7;到了2020年,我国2020年GDP增速仅为2.3%。虽然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受阻,以及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冲击,但也暴露出我国经济发展内在驱动力不足、经济发展依赖外资驱动、经济政策、商业法规仍需完善等问题。

而想要冲破这一枷锁,我国必须加快对双循环新格局的搭建,第一步就是继续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

新加坡经济发展历程及对中国双循环发展的启示

新加坡的双循环搭建中我们会发现,新加坡对于制度的完善非常重视。其建立《版权法》、《商标法》等多种知识产权法律,通过法律保护积极引导国内企业创新改革,从而激励企业不断创新,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而当前我国关于双循环发展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市场监督机制还存在漏洞,这对于国内双循环改革无疑是存在阻碍的,一方面我们需要继续推进位度完善落实,另一方面也需要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从而更好的挖掘市场潜力,提高国内市场整体质量水平,为扩大内需和双循环搭建营造良好环境。

2、创新联合教育,应对风险的重要举措

现如今,全球正在面临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地区冲突等因素也不断加剧。同时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深远,世界经济面临不断衰退。

在此背景下,全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将会更多国际循环将会进一步减弱。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作为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在这种情况下将会面临更大的危机和风险。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水平需要再上一个台阶,以此应对全球环境的不断变化。

新加坡经济发展历程及对中国双循环发展的启示

但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落后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匹配,以及高等人才流失等原因,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的一项弱势。所以我们要走的第二步就是教育改革,强化学生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平衡地区教育资源。从而促进知识、创新、科技之间的互相转换,提高我国应对风险的能力。

新加坡在这方面就做出了典范,将教育分流制度的优点最大化,通过对不同资质的学生因材施教,使高等教育发展和专业技术培训相平衡。既保证了国家高等科研人员的创新研究能力,也保证专业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同时新加坡也不断推动学研协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发挥主体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由新加坡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没有完善的内部循环体系,在国际市场上便很难形成竞争力和推动力。一个国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经济发展的趋势都是逐渐由外部导向演化为内需主导。

当前我国整体经济规模已经极其庞大,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人口数量达到了14亿。这说明我国市场具备着非常大的消费潜力,那么搭建新格局,充分扩大内需,发挥我国主体优势,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新加坡经济发展历程及对中国双循环发展的启示

所以,我们的第三步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建设经济体系。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有效需求不足,基础建设不够完善,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国内全方位的供给能力,通过优化供给策略满足我国人民不断提高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内需,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新加坡经济发展历程及对中国双循环发展的启示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搭建双循环新格局,并不等同于要收缩对外开放和国际循环。双循环的核心是进一步挖掘国内需求,利用国内循环巨大的潜力来作为主导,更进一步的推动国际循环的发展,从而实现内部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同发展,拉动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增长。

总结:打铁还需自身硬 通过对新加坡的发展历程和当前严峻形势的分析,我们知道当前中国搭建双循环格局,对我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想要向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炉中塞入新的动力,就需要我们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对企业转型和经济结构改革,挖掘内需潜力,提高创新水平,由制造大国转化为创造大国,这样才能在未来更好的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变化。

参考资料:

[1]张秋梦.新加坡对中国双循环发展的启示 .[A].1005-913X(2023)01-0037-04

[2]《为什么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