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发展之路:从一个被驱逐出联邦的小国到亚洲四小龙老大

2023-06-23     缘分     10672

更主要的是,李光耀屡屡在议会中公开批评马来西亚的预算法案,而且不按照马来西亚的要求去做,种种因素让马来亚选择直接将新加坡踢出局。一下子又回到解放前,一没淡水资源,二没经济,三没地位的新加坡,夹在印尼和马来西亚之间,又不得不依靠马来半岛的资源生存。以当时的国际形势,指不定哪天就被吞并了,此时已失去英帝国庇佑的新加坡,又该何去何从呢?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一跃而起,成为头号强国,开始了他全球霸主的扩张战略。这时又正逢美苏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开始划分地盘。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战后美国光扶持一个日本还不够,还必须在环太平洋地区开始他的新步伐。

而当时的中国根本不具备援助新加坡的能力,一边焦急的在国际上寻找外援,使得这个新生的国家随时有被两位邻居吞并之忧,一边也积极在亚太地区寻找帮手,达到想占主导地位的目的。两人一拍即合,相比已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人口千万级数且已有很大影响力的马来西亚,新加坡不论从地理位置、政治环境、国家实力等方面来讲,都是美国最佳的一个选择。

同理,新加坡背靠美国这棵大树,不仅能够安安稳稳地发展自身经济,且一旁的邻居也不敢随意搞小动作。随着加入美国的怀抱,新加坡也不得不在一些国际环境下、政治条件下与美国共进退。而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并没有想像中的好,也是与李光耀掌权后在新加坡实行的措施有关。

首先,简单来说,李光耀祖孙三代都崇尚西方精英教育,接受了大量的西方思想文化,因此,在治理国家时,他也都运用了这些方法。其中一项举措与今天要讲的原因密不可分。为了和国际接轨,李光耀政府选择将英语列为官方语言。社会自上到下全力推广说英语,而当时占七成左右的华人群体使用的汉语不仅遭到抵制,以前开设的华校也纷纷被取缔。

不仅如此,就算是华人之间在公开场合也要用英语交流。如果是第一代的移民,那或许心中还存有对中国的怀念与尊重。而那些在不断的西式教育下的移民后代们,或许就不这么认为了。文化虽然在国家建立时的初期发展中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但它能洗脑,经常说着一种语言,了解的都是这个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

加之当时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普遍不友好,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不亲近也是预料到的情况。其次,与美国走得近了,就也不好再与中国拉近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本身就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地区们的敌意。

新加坡的发展之路:从一个被驱逐出联邦的小国到亚洲四小龙老大

如果在这时,新加坡公开表示对中国的好感,自然不符合他的外交方针,毕竟它至今仍是一个小国,在各个大国之间游走,才是他的外交准则。近两年,中美之间的摩擦,包括经济、贸易、国家主权、领土等多方面,夹在中美两国间的新加坡,不论是投向哪一方,引起的后果,都是自身无法承受的。

在两方争执不休的情况下,这些小国自然不敢随意拿国家的稳定、人民的幸福去做赌注。第三,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发展,会对新加坡造成不小的冲击。众所周知,新加坡能有今天的地位,与它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马六甲海峡连接了太平洋和印度洋,自然也沟通了两个大洋间的航运、海运等渠道。整个亚洲、非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想要进行航海、贸易、交通等必不可少的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而李光耀政府上台后,也积极大力地发挥了这一区位优势,利用自身丰富的港口资源,发展转口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在基础上,又发展出金融、电子等行业,迎来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

而纵观中国这两年的策略,无一不在影响着新加坡。先是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提出,以云贵两广为基准,向外扩散,逐渐散发自身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按照相近的历史传统,在这些国家得到一定的支持和影响力不是难事,而且美国距离又远,优势无法完全发挥出来,顶多占领一些局部地区影响力也会被削弱。

随着泛亚高铁的建设,中缅的管道建设等项目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中国不断的在这些国家搞基建,以及拉近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升级,近年来也开始将一些初级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通过为这些国家提供工作福利等政策,形成一个由中国主导的经济合作圈。

一旦这些项目顺利完成,马六甲海峡的地位就会立即发生变化。而因为马六甲海峡才发家的新加坡,到时候的境地可想而知。例如,中泰两国构想的克拉地峡一旦成功建设,大量的货物转运,将不必再走远路,直接横穿泰国到达中国,不仅航程缩短了,像燃油等费用也会大大的降低。

同理,中国要运输货物也是如此。到那时,中国稳占亚太地区,美国、新加坡又该何去何从呢?因此,克拉地峡的建设并不顺利,这背后自然是两个大国间的博弈。最后,中国自古就是东亚地区的大国地位且影响深远,汉字、文化、革命等各个方面都对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产生著深远的影响。

而如今,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也会给这些国家带来一种不安,认为会像古代一样沦为附属国的命运。如今的东南亚地区依然是美国为主导,但是实力已大不如前。随着中国的影响力地位的不断上升,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其实也在发生著变化,新加坡并没有完全一边倒。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才是他奉行的一贯标准。

在八九十年代,新加坡在国内展开了大力推广华语的运动。这背后除了民族血脉关系间的联系,更主要的是,当时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李光耀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借此修复与国内华人群体与中国的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如今新加坡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不仅如此,两国在江苏、重庆、广州等城市都有深深浅浅的合作。2019年的国家演讲中,总理李显龙更是表明了新加坡的态度,不投靠哪一边,只求生存,保持政治独立。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而在大国间夹缝生存的小国,一有不慎,便是拿整个国家开玩笑。虽与中国同宗同族,但新加坡现如今已然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在大国博弈中,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先,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