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的怕輸精神,在買演唱會門票時可能「無用武之地」

2023-06-23

去年在新加坡掀起的疫後演唱會風潮,今年不僅沒有告一段落,還已經開始延燒至明年。

英國著名樂團「酷玩樂隊」(Coldplay)日前宣布,將於明年1月在國家體育館演出四天,預售時段(pre-sales)在星期一(19日)開賣後,就連番破了幾項紀錄:

四場秀共釋出20萬張預售票,線上一度有超過100萬人在等候選購門票類別。結果,門票五小時內就售罄,創下新加坡史上一天內任何藝人售出最多演唱會門票的紀錄。

酷玩樂隊演唱會門票預售期間,線上一度有超過100萬人在等候。(網際網路)一些歌迷苦等多時,甚至從多個電子器材登錄網站,只為取多幾個線上號碼牌,最終仍搶不到票,眼看供不應求,主辦方星期一就宣布將加開第五場。

星期二開放公眾購票時,許多前一天在網上「吃閉門羹」的歌迷,索性「殺」到新郵政(SingPost)排隊購買。早上10點開賣前,全島多家新郵政外已有長長人龍。

(海峽時報)與此同時,線上同樣有近100萬人一早在「霸位」等待。

門票在1小時45分內售完,主辦方又趁勝追擊,增加第六個演出場次,果不其然也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

申請信用卡只為預先搶票 演唱會一票難求,其實在新加坡相當普遍。但舉辦六場還是有歌迷買不到票,堪稱空前盛況,引起國內外媒體報道。

就在「酷玩」歌迷紛紛上推特等社媒平台,發文斥責登錄購票網站時遇到宕機等情況之際,西洋樂壇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昨天(21日)宣布了國際巡迴演唱會的場次。

新加坡是她在東南亞區的唯一一站,明年3月將在新加坡連唱三晚。

天后泰勒絲明年3月將在新加坡連唱三晚。(海峽時報)儘管泰勒絲演唱會預售門票要在7月5日才開賣,但不少新加坡歌迷擔心無法目睹偶像風采,已做好萬全準備儘可能確保購票時「萬無一失」。

《海峽時報》報道,泰勒絲演唱會消息公布後,在得知主辦方與大華銀行有合作,大華信用卡用戶都能預先購票後,歌迷們半小時後就在通訊應用Telegram設立群組,討論申請信用卡的步驟。一些鐵粉還說會親自走一趟銀行分行,以加快索取信用卡的過程。

大華銀行發言人受詢時未提供相關數據,但已能預計信用卡申請會暴增,並表示他們需要一些時間處理。

其實,不僅是歐美歌手的演唱會門票熱賣,亞洲歌手的人氣也不遑多讓。

張學友的九場新加坡演唱會售罄。(網上截圖)香港「四大天王」中的郭富城本月初來新舉辦兩場演唱會,門票全數完售。

7月輪到另一位天王張學友開唱,門票開賣後反應太好,從原本的六場加開至九場,依舊有歌迷沒搶到門票。

台灣天后張惠妹也將在7月到新加坡開唱,從一場增至兩場還是無法滿足所有歌迷都能入場的心愿。

海外歌手來新登台,「夯」到國人將怕輸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苦守網站、到實體售票處排隊、甚至申請信用卡換取預先購票資格的招數全都用上了。

票價引人入勝 海外粉絲願意買門票再買機票 在新加坡看演唱會,門票為何如此難買?

這個問題最直接的答案是:新加坡演唱會不只開放給新加坡粉絲買票。

以泰勒絲演唱會為例,大華銀行發言人透露,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唯一場地,需求必定會很高。

他們預料,不僅新加坡粉絲的信用卡和轉帳卡申請數量會激增,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地的申請者應該也會很多。

新加坡歌迷到新郵政售票處排隊,需先填寫個人資料和心儀座位選項的表格。(海峽時報)有學者分析,倘若主辦方限制海外歌迷買票,就會衝擊新加坡作為活動勝地(events hub)的名譽,減低頂尖歌手和藝人未來選擇來這裡辦演唱會的吸引力。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實踐副教授何偉倫說:

「新加坡演唱會門票的海外需求,是新加坡旅遊業的一大推動力。酒店、餐飲店和其他景點的業者,也能從中獲益。」

另有分析指出,除了演出場次多,票價較低也是吸引海外歌迷不惜買門票後再買張機票來新看錶演的原因。

有媒體發現,酷玩樂隊明年亞洲巡迴的場次中,歌迷全程站立又能更近距離見到歌手、堪稱「搖滾區」的票價,新加坡站所售賣的168新元門票是最便宜的。

相比之下,印尼搖滾區門票售價313新元,菲律賓、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同等票價分別為266新元、224新元,和190新元。

新加坡歌迷難有優先購票權 新加坡歌迷成功買到酷玩樂隊演唱會門票。(海峽時報)有人因此建議,可否利用像「電子政府密碼」(Singpass)的應用,讓新加坡粉絲有購票優先權,從而限制海外歌迷買票的機會?

據悉,這樣的做法在國外相當普遍。

韓國許多購票平台不但只顯示韓文,購票時還需利用韓國身份證號碼和手機號碼來設立帳號,並以韓國銀行的信用卡結帳,外國人要到那裡看演唱會變得困難重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日本雖然不限制海外居民買票,但網上購票得通過第三方機構,開設帳號、經過簡訊服務認證,還需持有日本電話卡;主辦方也會提供到便利店購票取票的選項,除非售票期間剛好人在日本,否則外國歌迷也不容易搶到演唱會門票。

業界人士認為,如果新加坡演唱會主辦方要參考上述做法,實行新加坡歌迷人數的最低配額(minimum quota),恐怕有一定的難度。

日韓之所以能實施這類限制政策,是因這些國家有足夠強大的粉絲基礎,往往比新加坡人口多好幾倍。

酷玩樂隊曾在2017年來新開唱,當時有大批粉絲前往「朝聖」。(海峽時報)至於使用Singpass應用讓更多新加坡人買得到票的方法,學者也坦言難以執行。因為若政府介入私人機構販售演唱會門票,沒有任何好處,也毫無意義。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說,新加坡沒有任何一條法律,防止售票公司向任何他們想要針對的群眾售票,不管是本地或國外的買家。

看來新加坡歌迷只能靠自己了。除了要應對那些搶票來倒賣黃牛票的不法之徒,還需與海外粉絲來一場「誰的手速更快」(fastest fingers)的大比拼,再怕輸再有錢也於事無補,最終還得靠運氣。


相关文章

  • 躍下馬路遭撞飛卷車底 中國男子怡保玩滑板釀禍
  • 泰國尼姑被曝控制寺廟巨款 戴假髮享受豪華旅遊引議
  • 本地醫院引入新療法 加快重症患者康復時間
  • 馬國奶爸陪熊貓回國 意外在中國社媒爆紅
  • 高薪職不求經驗但求「器官乾淨」 馬國廣告引活摘器官猜疑
  • 描繪史達林浮雕莫斯科地鐵站揭幕引發爭議
  • 努魯高票擊敗拉菲茲 馬國執政公正黨由安華父女領導
  • 校園內下藥性侵殺害15歲少女 金邊三青少年被法辦
  • 未吹氣氣球卡呼吸道 馬國七歲男童險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