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3800米深海看鐵達尼遺址 去過的人都感到後怕細思極恐

2023-06-24

潛入3800米深海,前往鐵達尼號遺址的泰坦號潛水器於6月18日失聯後,五名乘員相信已經罹難。

美國海岸警衛隊海軍少將莫格星期四(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說,當天上午,加拿大的遙控水下搜索車在北大西洋偏遠角落的海面下四公里處,發現一個殘骸碎片場,證實泰坦號潛水器已遭遇「災難性的內爆」,因此相信乘坐泰坦號的五人已經遇難。

遇難者當中包括巴基斯坦裔富商沙扎達(Shahzada Dawood)與蘇萊曼兩父子,他們的家人透露,蘇萊曼本來對這趟旅程感到害怕,但因為父親對於鐵達尼號一直很感興趣,最終還是決定一同上船。

(聯合早報)鐵達尼號沉沒至今已超過一個世紀,殘骸在1985年被發現,此後不斷吸引熱衷探險、或對鐵達尼號深感興趣的各地人士潛入深海一探究竟。

其中三人接受媒體訪問,分享參觀鐵達尼號遺址的經驗。

有兩種情緒貫穿著他們的敘述:恐懼、擔憂

鐵達尼號展覽主辦人:「非常害怕」 在美國洛杉磯負責主辦鐵達尼號展覽(Titanic: The Exhibition)的喬勒(Tom Zaller)23年前曾乘坐潛水器參觀鐵達尼號遺址。

他接受法新社訪問時,以「陰暗、寒冷」形容潛水器下沉的過程,並詳細地描述了他所乘搭的潛水器:

「潛水器寬2米,設有增壓的圓形座艙。中間是駕駛員座位,兩側各裝有兩部長凳,以及三個舷窗。上方有一道艙門,乘員從艙門進入後就必須把它關上。艙門外還有另一道活板門。一旦進入潛水器,就再也沒有回頭路。

潛水器到達海床的時候,會揚起泥沙,但潛水器會繼續航行,穿過泥沙。

「(我們)在海洋底下一個完全靜止的環境中,離海面3800公尺,然後我們就看到一片殘骸,鐵達尼號船身的巨大一片。接著,就看到一隻茶杯或者茶壺,然後在船殼脫落的另一處,看到史密斯船長的浴缸。」

鐵達尼號船長史密斯船艙里的浴缸。(Lauren Thomas臉書)扎勒說,儘管執行任務的人員都非常專業,一絲不苟,潛水器下沉到海床時,他還是很緊張。

「我帶了一部錄像機,也拍攝了自己在潛水器內的錄像。我後來觀看錄像時,還是感到非常害怕。」

美國廣播公司前記者:「永遠不會忘記那沉重無比的哀傷」 時任美國廣播公司科學新聞主編吉恩(Michael Guillen)也是一名物理學家,他接受亞洲新聞台訪問時,敘述自己在2000年9月乘坐Mir1潛水器到鐵達尼號遺址的經歷:

「我全程俯臥,從八寸寬的舷窗向外張望,能看到的東西不多。」

潛水器向鐵達尼號的船尾殘骸行駛時遭遇急流,結果卡在鐵達尼號其中一個螺旋槳之下。

「鐵達尼號的碎片掉落在我們的潛水器上,我立刻察覺我們陷入危機......身為科學家,我當然試圖想辦法,但很快意識到沒有逃亡的路徑,我們無路可走。我感受到一股強烈的哀傷。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沉重無比的情緒,仿佛整個海洋的重量都壓在我的肩上。

吉恩接受老東家美國廣播公司訪問時更詳細地描述了自己當時的心路歷程:

「我記得一度這麼想過:我為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新聞時跑遍全世界,包括南極和北極,採訪波斯灣戰爭時更冒著槍林彈雨,差點中槍,卻還是毫髮無傷地生還了。但(卡在鐵達尼號螺旋槳)那一刻,我以為自己就要斃命於此了。我記得很清楚,我的耳際響起了一把聲音,告訴我:『你就是這樣走到人生盡頭』。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把聲音。」

幸好,駕駛員在嘗試了大約30分鐘後,成功將潛水器駛開,所有乘員才得以逃出生天。

德國探險家:「那是個自殺式任務」 「你必須有點瘋狂,才會做這種事。」

61歲的德國退休商人兼探險家羅伊布(Arthur Loibl)告訴美聯社,他在2021年與在這次事件中罹難的海洋之門探險公司(OceanGate)創始人拉什(Stockton Rush)和法國籍探險家納爾吉奧萊(Paul-Henri Nargeolet),以及另外兩名英國人一同出發參觀鐵達尼號殘骸。

「潛水器就如同一個數米長的金屬管子,地板就是一塊鐵片。你在裡頭不能站著,也不能跪著,所有人坐在彼此身旁。患有幽閉恐懼症的人(claustrophobic)是不行的。」

羅伊布回憶道,潛水器艙內在下沉和回返海面時都熄燈以節省能源,唯一的光線來自一根螢光棒。

他還說,他們這組清楚看到鐵達尼號殘骸,可說非常幸運。

鐵達尼號部分殘骸。(路透社)但是,羅伊布還形容拉什是一名「修補匠」(tinkerer),會使用任何趁手的工具完成任務。

「回想起來,我當時有點天真。那是個自殺式任務。」

英國富豪看出安全隱憂退出行程 逃過一劫 泰坦號潛水器出發前,還有一人在最後一刻退出,結果逃過一劫。

他的經歷,似乎呼應了羅伊布的上述觀察。

英國富豪兼探險家布朗。(視頻截圖)英國富豪布朗(Chris Brown)告訴英國《太陽報》,他原本計劃與參與這次行程的另一名英國富豪哈丁(Hamish Harding)一同前往,卻發現海洋之門公司似乎「過於偷工減料」。

布朗指出,令他感到擔憂的兩點是海洋之門使用「老舊的鷹架柱」作為潛水器的壓載物,以及使用類似電動遊戲控制器的儀器操控潛水器。

他因而決定退出,並要求公司退還他原本已經支付的訂金。


相关文章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泰警曼谷港口繳獲238噸非法進口電子垃圾
  • 英國科學家展開海洋碳吸收試驗 讓海洋能重新吸收更多大氣中二氧化碳
  • 美國科研人員研發昆蟲般大小彈跳機器人 有望提高救災工作效率
  • 本地手足口症病例一周內每日平均達到61起
  • 馬國失蹤富太案 富商丈夫被警方逮捕助查
  • 柬埔寨種植園發現遺留炸彈 逾百枚仍未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