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更多小孩染上手足口症 受訪診所:病例近期增加20%

2023-06-25

近期高溫天氣持續,加上學校假期,本地兒科診所發現,更多小孩染上手足口症。受訪診所表示,病例近期增加20%。不過衛生部數據顯示,6月每周的日均病例減少,但跟去年同期相比則有所增加。

衛生部數據顯示,從5月初開始,手足口症病例明顯增加,5月中旬的每日平均病例更是開年以來的最高紀錄,達30多起,病例隨後呈下降趨勢,不過同比卻增加了。

一家兒科診所觀察到同第一季相比,過去幾個星期病例增加兩成,每周都有約十位病人,不過病情輕微,一般是五歲以下小孩,五到七天康復。

兒科專科醫生劉家齊說:「天氣比較炎熱大家比較多出去,去有水的地方(消暑),可能就有一些口的唾沫口水這一類的,所以這些可能導致手足口症的傳播。熱的天氣會比較容易傳播,口水啊唾沫啊在這些表面上會比較持久。」

劉醫生也表示,病例在最近兩三個禮拜有增加的趨勢,不過症狀較輕微,發燒也不是那麼高,但是口腔有潰瘍,手腳紅點。

另外,醫生也表示,在防疫措施解除後,孩子比較多,同別人的接觸也多了,加上沒戴口罩,也比較放心去公共場所玩耍。至於受影響的群體一般是五歲以下,主要因為這些孩子喜歡把手放在口裡面,或者是沒有洗手去飲食等,因此更容易感染病毒,另一方面可能五歲以上的孩子曾經得過這個病毒,所以身體有抵抗力。

醫生說,如果小孩有得到這些疾病的話,飲食杯、杯子、筷子甚至使用的毛巾也必須分開,成人雖然抵抗力較強,但如果親密接觸,也會感染手足口症。一些剛從其他病症如傷風感冒康復的小孩,免疫力還弱,因此染病風險也更高。

防範措施方面,醫生表示,父母必須注意孩子的手部衛生,就是常洗手,或者準備消毒藥劑。如果不幸得到了手足口症,就必須注意較嚴重的症狀比如高燒39攝氏度超過三天,或者小孩非常疲累。

國大醫院表示,社區手足口症病例近期有所上升,不過大部分病例屬於輕微病例。這次病例增加可能因為防疫措施全面放寬以及社交活動增加所致。傳染病專家表示,家長必須注意的是,就算孩子康復了,在處理孩子的大小解時,還是必須格外小心。

國大醫院邱德拔-國立大學兒童醫療中心,小兒傳染病科顧問醫生廖敏夷說:「病毒還可以持續在他們的糞裡面,處理他們的尿布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今年比起去年還有前年的話,今年一定是比較高,因為開始鬆開之前在很嚴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如果孩子出現飲水過少,排尿減少很多,昏昏欲睡特別煩躁的那些症狀,家長應該要趕緊帶他們去求醫。」

廖醫生也表示,手足口症典型症狀包括發燒、口瘡,還有皮疹,有些小孩也可能會有一些傷風咳嗽的噁心嘔吐的症狀。

醫生呼籲家長在發現孩子患上手足口症後,應該避免小孩跟其他的小孩還有成人有親密的接觸,而提醒小孩跟病患成人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醫生也建議家長在開學之前要特別提醒孩子怎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還有在開學之後要觀察孩子有沒有症狀,如果有的話儘量在家裡休息直到康復,以防讓病毒繼續傳播。

醫生說,手足口症病情較為嚴重時,可能會有脫水症狀,極罕見病例可能出現腦炎等併發症。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新加坡政要齊發祝福!為什麼東南亞國家都在過節?
  • 雅詩閣將在全球擴張業務 預計2028年之前開設逾300家新住宿房地產
  • 三名男子涉嫌參與洗錢犯罪組織 周二被控上庭
  • 本田預虧六成 日產現25年最大虧損
  • 黃永宏:我國扮演中間人角色 無法左右大國決策但可誠實反饋
  • 女神卡卡星期天開唱掀時尚熱潮 閃亮前衛服飾需求增加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