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報道,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人員往來頻繁,港府還在嚴防死守,可能會失去競爭優勢。
根據報道,駐港的外資企業已開始萌生去意,物色新的海外分部準備遷移。除此,當地國際專才人數也連年下滑,選擇出走另謀高就的人士大有人在。
然而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許多地方開始轉態「與病毒共存」,香港疫苗接種率也漸有起色的疫情後時代,當地政府卻依然強制所有旅客無論是否接種疫苗,都必須花幾千元住在酒店隔離。
漫長的隔離期,讓她直接錯過了祖父的葬禮、侄女的出生,這些家庭重大日子。
眼看香港緊跟中國大陸實行嚴格防疫措施,短期內也不大可能改弦易轍,Ellie與許多國際專才一樣,決意離港到其它城市發展。
「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將隔離措施規定在三周那麼長。這真的有點不可理喻。」
由於其工作性質必須往返各地,屬高風險群體,因此這些飛機師抵港後都須隔離。度過隔離期後,他們又得再度投入飛行工作,抵港再次強制隔離。
一些飛機師由此陷入「工作—隔離」的惡性循環,必須經常與家人分隔。
一名機師透露,他的許多同事都處在身心俱疲的崩潰邊緣。看不到發展前景的他,近日遞交了辭呈。也有機師稱:
「再過一年、兩年、三年或更長時間,繼續實行嚴格隔離措施,香港就會幾乎沒機師了。一些機師甚至有兩年沒見過他們的妻子和孩子。」
堅守清零政策 陸港通關為首要目標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表明,香港目前要爭取與中國大陸有序通關。換言之,港府的防疫政策會跟著北京定調。
她早前也重申,香港作為一個金融中心的表現「非常好」,同時稱中國大陸比國際業務「更重要」。
其實,人們都知道,香港必須跟隨中國的政策,中國嚴密把關,香港也開放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