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秦嶺,滿目蒼翠,如詩如畫。
在秦嶺東段的牛背梁,棧道入口處的電子顯示屏上實時可見氣象監測數據。98.56%的森林覆蓋率讓這裡的空氣含氧量充足,負氧離子濃度每立方厘米在5130個以上。
陝西省商洛市全域地處秦嶺腹地,是南水北調重要水源涵養地。近年來,商洛市委、市政府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當地氣象部門深挖生態氣候資源,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機制,助推生態經濟產業發展。
商洛森林覆蓋率為69.56%,每年空氣品質優良以上天數達347天,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水質清凈指數等多項指標連續位居陝西省第一,先後被評為氣候康養之都、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逐漸成為遊客心中的休閒養生勝地。
商南縣、柞水縣作為「中國天然氧吧」,挖掘生態氣候資源,助力綠色經濟發展,擦亮當地生態名片。自2019年至今,商南縣林木覆蓋率由90.6%提高至98%,進一步延伸康養和旅遊項目產業鏈,先後打造「金絲峽、闖王寨、萬畝茶海」三大旅遊名片,提升旅遊產業附加值。柞水縣則依託國字號品牌,創建康養度假區、國家A級旅遊景區、特色小鎮等,產生了不錯的經濟社會價值。
商洛的氣候為何適宜養生?當地氣象部門結合該市近20年7個國家氣象站、近5年326個區域氣象站觀測數據,以及近10年該市生態環境、森林資源監測數據和相關文獻,對商洛生態氣候休閒養生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和比較研究,揭示出商洛生態氣候及休閒養生資源特色,並編制《商洛康養產業鏈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方案》。
商洛市氣象局生態監測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趙世發說,商洛全域處於秦嶺腹地,山脈海拔高,山區早晚氣溫低,夏季平均氣溫為22℃,非常適合避暑。未來,他與服務團隊還會在氣候康養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從專業的角度告知公眾哪裡有清涼、何處更健康。
· 景觀預報讓山水「出圈」
「這個地方觀看雲海的效果最好,快給我拍張照!」近期,不少省內外遊客在新興旅遊打卡地——鎮安縣塔雲山景區觀雲海、攝影留念,感受秦嶺腹地的滿目蒼翠。「這裡有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還有江南水鄉的詩意韻味,我一眼就愛上了這裡。」商洛的景致,讓天津遊客趙女士留戀不舍。
2023年,商洛市鎮安縣塔雲山雲海、商南縣金絲峽紅葉景觀入選「天氣氣候景觀地」。高山雲海、峽谷紅葉、龍山曉日、熊耳晚霞、商山雪霽、銀溝白練……在商洛,隱匿在深山中的優質景觀數不勝數,但也有很多不被人所知。
「商洛的氣候資源如此豐厚,如果不能挖掘利用起來,就是我們工作的缺失。」怎樣讓好山好水好氣候實現價值,一直是商洛市氣象局局長張向榮關心的大事。
「春季賞花品茶、夏季消暑嬉水、秋季品果養生、冬季賞雪避霾,四季康養理念都與氣象息息相關。」商洛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鞏文超說。
2022年,市氣象局著手開展氣象景觀資源普查,在全市打造雲海、紅葉、晚霞、日出等高質量天氣氣候景觀地45處,建成秦嶺氣候觀象台、秦嶺小氣候博物館、中國小氣候博物谷等3處氣象景觀體驗營地,發展5種自然療法的特色氣候療愈康養產業,設定金鳳山、牛背梁等7條丹江沿線氣象旅遊研學線路,展現商洛的好山好水好生態。
· 氣候好產品給山珍「添金」
「核桃是商洛的傳統特色產業,目前全市種植面積達352萬畝,居全省首位、全國第三位,覆蓋37萬戶本地群眾。」商洛市商務局局長韓東文介紹。
「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賺錢,還能照顧家人,日子越過越甜。」洛南縣核桃種植大戶董兆斌說。4月,中歐班列「商西歐」專列開通,進一步開拓了商洛核桃的海外市場,為更多農戶帶來實惠。靠著商山洛水的涵養,董兆斌的增收夢如願照進現實。
好產品暢銷的背後,離不開獨特的氣候環境。商洛市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胡曉黎用10年時間,將全市380多個站點365天的資料匯總分析並得出結論:海拔600米,氣溫日較差最明顯,年積溫充足,在這個高度以上的綠色農產品生長環境好、無污染、品質高。
據分析,商洛核桃最適宜種植的區域主要分布於洛南、商州一帶。市氣象局聯合陝西省經濟作物氣象服務台,開展核桃氣候品質認證工作,讓「氣象+」融入當地核桃生長全流程。同時組建攻關團隊自主研發集「引種、育苗、布局、種植、銷售、品質認證」於一體的核桃數據中心平台,為核桃產業管理人員和種植戶提供氣象災害分析預報等數字化服務,保障當地核桃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商洛市核桃種植面積達352萬畝,總產量為16.5萬噸,產值達50億元。主產區農民種植核桃每年人均收入超30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