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衛生部通報,12月28日新增確診病例365起,含社區病例192起、客工宿舍病例1起,境外輸入病例173起,累計27萬8409起。境外輸入病例人數連續三天創新高。
今晚通報死亡病例0起,五天內兩次通報無死亡病例,累計死亡病例825起。
本期報道包括:
一、感染奧密克戎病情輕重關鍵在疫苗
二、新加坡境外輸入病例昨增134起,連續兩天創新高
三、昨增3起死亡病例,其中一人為40歲至59歲中年人
四、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37%
五、ICU病危插管降至17人;輸氧維持在51人
六、普通病例降至295人,方艙病例降至2333人
奧密克戎症狀輕重
關鍵在疫苗接種
據美國媒體統計,在截至12月26日的一周,全美平均日增冠病確診病例達到19萬8405起,比再之前一周激增47%,創下今年一月以來的新高。同期,全美平均日增冠病死亡病例1409例,比再之前一周上漲了17%。
美國總統拜登的首席醫學顧問福奇警告,儘管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奧密克戎沒有德爾塔那麼致命,但它傳播飛速,仍可能導致未接種疫苗的住院人數激增,進而使得美國的衛生系統難以承擔。
紐約市一名急診室醫生Craig Spencer說,感染奧密克戎出現症狀,與接種的疫苗有密切關係。
他說,他所見到的所有已接種加強針的感染病人,都只出現輕症,大部分是咽疼。有些人出現疲憊症狀,有些則是肌肉酸痛。並沒有出現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病人全是輕微不適,沒有問題。
至於接種了兩劑輝瑞或莫德納的,仍有不少是輕症。相對已接種加強針的,這些人員出現疲憊、發熱、咳嗽症狀的比例較高。但,還是沒有出現呼吸困難,大部分人沒有問題。
至於那些接種一劑強生疫苗而且沒有接種加強針的,病情要嚴重很多。經常是好幾個星期的發熱,感覺體弱,疲憊。有些人出現呼吸急促,咳嗽,但沒有需要住院治療的,也沒有需要輸氧的。
最麻煩的是未接種任何疫苗的,需要住院治療的比例是已接種疫苗的人的十五倍。Craig Spencer說,他救治的幾乎每一個未接種疫苗的病人都得住院治療,每一個病人都有明顯的呼吸急促症狀,每一個病人即便走幾步路也會出現血氧低的問題,每一個病人都時刻需要輸氧。
他的忠告是:未接種疫苗的,儘快去接種;已接種強生的,儘快去接種強生以外的第二劑疫苗;已完成其他疫苗全程接種的,儘快去接種加強針。
新加坡12月27日疫情回顧
現在回顧新加坡12月27日疫情數據。
截至昨天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280起,累計27萬8044起。
在新增病例當中,本地社區病例141起、客工宿舍病例5起、境外輸入134起。
境外輸入病例連續兩天創新高
昨天通報境外輸入病例134起,連續兩天創歷史新高。
為了控制境外輸入病例的大量流入,新加坡從12月23日收緊VTL (接種旅客入境免隔離) 措施,已購票者可繼續入境新加坡,未購票者暫不開通購票,直到明年1月20日。
儘管VTL已收緊,但病程發展需要時間,相信接下來幾天仍會見到較高的數據。
社區病例增長率升至0.62
本地社區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62,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62起。
隨著本波疫情趨緩,增長率應該會逐步回升至1.0左右。新加坡預計在兩周至四周內爆發新一波疫情,屆時增長率肯定突破1.0。
昨天社區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20歲至39歲的青年占近半數。
醫療資源占用情況穩定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占用情況保持穩定態勢,沒有出現擠兌跡象。
昨天的ICU病床和普通隔離病床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ICU重症病床377個,17個提供給冠病插管病危病人使用;另有9個提供給非病危但須密切監護的冠病輸氧病人使用;非冠病的病危病人使用160個;未用病床191個。ICU病床占用率為49.3%。
自10月25日以來的ICU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眼》盤點自8月18日以來的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昨天通報3起死亡病例
其中一人為中年人
新加坡衛生部昨晚通報3起死亡病例,累計825起。
3起死亡病例當作,1起出現在12月26日,死者年齡介於40歲至59歲,2起出現在12月27日,死者皆為七旬以上年長者;死亡病例的通報之所以出現滯後現象,是因為法醫需要進行屍檢以確定死因。
下圖與前一天比較可知,在過去28天的新增病例當中,ICU昨天出現3起死亡病例,分別於12月4日、14日、23日確診。
社區病死率升至0.428%
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297%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1年12月27日,新加坡一共出現27萬8044確診病例,其中825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96%升至0.297%。
分解到社區病例層級,病死率從前一天的0.427%升至0.428% (見上表) ,社區病例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上有基礎病人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本波疫情的總體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65%升至0.366% (見下表) ;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區病例至今出現788起死亡病例,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418%升至0.419%,是本波之前社區病例病死率 (0.932%) 的45%。
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增至37%
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8.7%為無症狀或輕症,0.8%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0.1%曾為/現為ICU觀察輸氧重症,0.2%曾為/現為ICU病危插管重症,0.3%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截至12月26日,新加坡人口88%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87%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從12月27日起,5歲至11歲兒童開始接種輝瑞/復必泰疫苗。
已接種加強針的人口比例升至37%。
昨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39人 (13%) ,普通輸氧病例1人 (2%) ,ICU輸氧觀察病例1人 (11%) ,ICU病危插管病例1人 (6%) 。
ICU病危插管降至17人
ICU病危插管原有18人,病逝3人,現在還有17人,應該是有2人病情惡化,轉進ICU。
現有17人按年齡分布如下:
過去14天ICU病危插管病例人數變化如下:
輸氧重症合計51人;其中包括ICU輸氧觀察9人,比前一天增1人;這些病患雖非病危,無須插管,但需要密切觀察,因此仍住進ICU病房。
一般輸氧重症病人有42人,比前一天少1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一般輸氧插管有9人 (22%) 是40歲至59歲中年人,ICU輸氧觀察病例則有2人 (22%) 是40歲至59歲中年人。
根據衛生部信息,大多數輸氧病例在輸氧二天至五天之後,病情轉輕,不再需要氧氣支持。
普通住院病患人數降至295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295人,比前一天少13人。普通隔離病房占用率為17.9%。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降至2333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康復出院18人,累計1萬5993人;死亡病例新增3起,累計825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2333起,比前一天少28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301人,累計25萬8530人。
活躍病例2696人,比前一天少42人。
編輯:ABC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