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7月3日文章,原題:一名東南亞人致約瑟夫·拜登的公開信
尊敬的拜登總統:
我叫埃德蒙,是東南亞國家新加坡的公民,對你2013年作為時任副總統對我國的訪問仍然記憶猶新。
在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地區,我們對和平、進步和繁榮抱有共同的希望。作為全球大國的領導者,我感謝你和你的政府不斷作出的努力。
我們很高興看到布林肯國務卿近期與多位中國領導人進行了建設性對話。中美都希望穩定兩國關係。正如你在談到布林肯訪華和美中關係時所說:「我們來到這裡,走的是正確的道路。」
我們有一句俗語:行動勝於雄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並與他握手。習近平主席表示,雙方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也取得了進展,達成了共識。這很好。
美國可以採取關鍵行動,進一步改善兩國關係並恢復兩軍對話。其中一項關鍵舉措是取消對中國國防部長的制裁。取消制裁將是重大善意的展現,有助於中美改善關係和對話。
拜登總統,我相信你會認同中國領導人的期盼和觀點,即認為兩國之間存在的共同利益應該得到重視,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都是機遇而非威脅。事實上,國際社會不希望看到美國和中國之間發生對抗或衝突,也不希望在兩者之間被迫選邊站隊。
新加坡和東南亞各國願意與美國、中國建立良好關係。我們共同致力於建立一個穩定的、基於規則的全球秩序。東協和美國也致力於在南海的航行自由,以及海上貿易的暢通無阻。
我們也希望台海地區保持和平。儘管不排除中國使用武力統一台灣,但中國明確表示,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我們希望美國繼續堅持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堅持的一個中國立場。
當時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並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1972年的《上海公報》中,美國還闡明了對中國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態度。美國官方保持一個中國政策,為當前的和平共處現狀作出貢獻,這將為該地區實現和平帶來更大的可能性。這種和平對於我們世界的進步和繁榮至關重要。
拜登總統,2015年中國領導人到訪美國,你作為時任副總統專程迎接,這已經過去8年了。美國和中國都是新加坡和東南亞國家的好朋友。我們期待著你和中國領導人再次成功會晤,並促成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和合作,為我們世界更加穩定與和諧作出貢獻。
中國、美國,以及我們這個世界都在遭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可以成為兩國之間主要的合作領域,有助於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和更光明的未來。中國也表達出願為推動俄烏衝突和平解決問題而努力的態度。我們都希望在未來的道路上能夠取得更多的成果。(作者埃德蒙·林,呂克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