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新加坡天氣酷熱難耐,許多人都猛開空調,4月和5月間的用電量比較高。今年用電高峰期的電力需求增長了8%左右,從2月的7300兆瓦增至5月的7900兆瓦。
天氣酷熱難耐,公眾逛街時紛紛尋找有空調的地方降溫消暑。(李冠衛攝)
貿工部長顏金勇7月3日書面答覆議員林偉傑醫生(三巴旺集選區)的提問時說,我國仍有足夠的發電和電網容量來滿足高溫導致的上升電力需求。目前,新加坡用於發電的聯合循環燃氣渦輪機(Combined-Cycle Gas Turbine)容量為9400兆瓦,仍高於以往的峰值電力需求。
此外,能源市場管理局會對系統需求和網絡狀況,進行全天候的實時監控。新加坡能源集團也會對輸配電力網絡進行24小時的監控。在電力需求增加期間,能源局可指示使用開放式循環燃氣渦輪機,以提供額外的電力來滿足系統的需求。
顏金勇也鼓勵消費者管理能源需求。國家環境局和經濟發展局已推出能源效率計劃,鼓勵家庭和企業採用節能技術。
商業和工業用戶可報名加入可中斷負荷(Interruptible Load)計劃,或電力市場需求反應(Demand Response)計劃,用戶在總體需求高的時期減少用電量時就會得到獎勵,從而緩解電力的高峰需求,提高系統的可靠度。
煙霾或熱浪來襲時
社區冷氣室或開放供居民用
遇到煙霾或熱浪來襲時,政府會考慮與人民協會合作,開放居民委員會和民眾俱樂部的冷氣室,供來自弱勢群體的居民使用。
兩個引發乾燥和炎熱天氣的氣候現象可能同時出現,新加坡面對跨境煙霾的風險因此隨之提高。(關俊威攝)
楊厝港區議員葉漢榮和盛港集選區議員何廷儒,7月5日針對煙霾問題提出補充提問時,建議政府在出現煙霾或遇到長時間高溫天氣時,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一個休息的地方。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回覆說,當局目前正在考慮開放一些有安裝冷氣的居民委員會中心,以及民眾俱樂部讀書室等,讓有需要的居民使用。
她說,這些都是重要的社區場所,政府花了數十年來建立這些設施,以便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派上用場。
此外,若今年較遲時候出現煙霾、口罩短缺情況,衛生部也準備從庫存中取出N95口罩供應給藥房。
兩個引發乾燥和炎熱天氣的氣候現象可能同時出現,本地面對跨境煙霾的風險因此隨之提高。傅海燕說,預料今年的天氣會是2019年以來,最乾燥和炎熱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