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樹葉而是鳥!緋胸鸚鵡數量翻倍 棲息樹上成蔡厝港奇景

2023-07-17

本地的緋胸鸚鵡(red-breasted parakeets)數量過去20年穩步增長,近期有攝影愛好者上傳了緋胸鸚鵡停留在蔡厝港一帶的樹上的一組照片,吸引不少人觀看。專家指出,顏色雖艷麗,此類鳥兒數量的激增不僅威脅本地物種的生長且給附近的居民帶來困擾。

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 報道,緋胸鸚鵡的數量過去十年翻了一倍。身披綠衣、通紅的胸口和短喙,緋胸鸚鵡經常在公園等各地出沒,金文泰和蔡厝港等市區內也能看到其身影。雖外觀美麗,但因數量過多,緋胸鸚鵡對本地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

退休人士James Teiw上傳的照片顯示,超過70隻青色鳥兒棲息於蔡厝港一帶的枯樹上,像極了橙綠色的芒果。照片上周一(10日)放上Facebook群組Singapore Wildlife Sightings 後,吸引了不少網民圍觀。

國家公園局表示,緋胸鸚鵡最初於1940年作為寵物引入本地。但最終,許多緋胸鸚鵡被放生或逃到野外。

本地氣候與原生地相似 靠近森林地區成「棲息聖地」 新加坡自然學會(Nature Society Singapore)表示,雖然緋胸鸚鵡十年前在本地不常見,近年來其數量已超越本地的長尾鸚鵡。自然學會的Yong Ding Li表示,據志願者統計,目前在蔡厝港、金文泰和義順的緋胸鸚鵡數量分別為約700隻、91隻和14隻。

新加坡自然學會鳥群小組主席Tan Gim Cheong指出,本地的氣候是導致緋胸鸚鵡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

緋胸鸚鵡經常在公園等各地出沒,金文泰和蔡厝港等市區內也能看到其身影。(圖:Facebook/James Teiw)

數量激增對本地生態構成影響 不過,緋胸鸚鵡大量的繁殖對本地物種的生長構成威脅,去年1月,市鎮理事會和公園局就對部分緋胸鸚鵡進行撲殺。

國家公園局受詢時指出,在2020年到2022年間, 共接獲79個與這類鸚鵡相關的反饋,其中半數是公眾看到這類鸚鵡或指它們需要救助。

國家公園局野生動物管理高級署長李炎賢表示,「作為非本地物種,大量的緋胸鸚鵡可能會與本地的鳥類爭搶食物和築巢地,從而對本地的生物多樣性造成負面影響。它們也可能因傳播外來疾病和帶來寄生蟲間接影響本地生物的多樣性。」

當局呼籲公眾不要隨意放生動物和寵物。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榜鵝路轎車撞巴士釀命案,一名女乘客送院後不治身亡!
  • 細節公布!NUS中國留學生自導自演綁架案最新進展
  • 新航集團在2024/25財政年凈利和收入雙雙改寫新高
  • 偷記銀行密碼盜逾3萬 僱主給改過機會 女傭突然鬧失蹤
  • 以軍:空襲卡薩地帶致250人死亡
  • 合照風波:王乙康徐芳達重申立場 黃志明則指不採進一步行動
  • 新加坡國際藝術節走入鄰里社區 勿洛市鎮廣場打造藝術盛宴
  • 獅城法拉利馬國失控撞車 全車燒成廢鐵車主幸逃命
  • 裕廊再傳垃圾車起火事故 組屋樓下猛烈燃燒冒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