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则裁员消息,让大部分关注新加坡经济环境的人都顿生寒意。
总部在东南亚,业务一路逐渐拓展到整个东南亚,并且在北美也有发展的Grab,宣布将疯狂裁员至少1000人!
Grab曾在几年前收够了Uber在东南亚市场的业务,图源:路透社
事实上,这个消息让很多人都意料不到,一些Grab员工在听到风声或是得到确切消息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难以置信。
不仅是Grab,从去年开始,新加坡不少互联网企业,都纷纷爆出了裁员的消息。
包括Meta(脸书母公司)、谷歌、推特等大型跨国互联网企业,都陆续开始了裁员。
新加坡的互联网行业,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寒冬?
图源:KrASIA
Grab大裁员后他发文惋惜
这些互联网企业都在缩编!
说起来,Grab的裁员消息,其实让不少员工倍感惋惜。
一位自称是数据、产品分析师,有着4年零9个月的工作经验的前Grab员工,对于Grab的评价相当高。
在他的视角中,Grab是一家充满着人性化管理的公司,同事和善工作不卷,“就算几年不加薪也想继续干下去”。
图源:网友坡坡DA求职中
“工作内容,同事,薪水三者占一项就能苟著,两项能不动就不动,三项那就是奇迹。而我第一次体验到三项全满(的公司)。”他的语气中充满了遗憾和惋惜。
作为整个东南亚最大的互联网本地生活平台之一,Grab的运营并没有出现太大问题,CEO发出的公开信里,将裁员归根于“必须适应我们的运营环境”。
他表示,人工智能这样的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成本已经上升,直接影响了竞争格局。
看起来,出于运营的考量,Grab打算精简冗员,并为适应新的商业环境进行战略重组。
图源:路透社
毕竟,自Grab上市起,虽然尚未实现盈利,在东南亚以及全球也面临着许多巨头的竞争压力,但Grab在现金流领域一向表现优异。
今年3月,Grab披露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其账上现金和约当现金一共还有20多亿,市场分析,光靠这些就足以支撑公司运营长达好几年时间!
图源:Grab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Grab裁员早已落实,并且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
网传此次裁员潮中,Grab西雅图研发中心有80%人员被裁,其北京研发中心也遭遇一定比例的裁员。
不仅如此,最近还有不少东南亚互联网企业,或者是跨国互联网企业在新加坡的分部正在经历一轮又一轮的裁员......
1)Gojek(GoTo)裁员
2022年11月,Gojek的母公司GoTo宣布将裁员约1300人,占员工总数的 12%。公司给出的理由是需要做出调整,以应对充满挑战的全球宏观经济形势。
四个月后,这家印尼科技巨头表示将再裁600人,以精简组织结构并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其CEO安德烈·索里斯托还曾在采访中直言,这段时期“具有挑战性”,要“创建一个更精简的组织”。
图源:Marketing-Interactive
2)Facebook(Meta裁员)
最近,Facebook母公司Meta也启动了第二轮裁员,全球团队规模将减少约一万人。
在新加坡,至少有50名员工受到波及失去工作。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