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部針對海外中國公民的行政法規來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和企業走出國門,或旅遊,或留學,或發展事業。疫情前,中國人出境遊人數達到1.55億;中國留學生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截止2022年底,中國境外中資企業4.6萬家,分布在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境外企業中方員工超過150萬人。
隨著世界的動盪,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在海外遇到問題,如前段時間瘋傳全網的東南亞噶腰子一事,讓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出國的安全。
為此,中國發布了第一部針對海外中國公民的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保護與協助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9月1日生效!
萬事通這就來為大家圈重點!
中國第一部針對海外中國公民法規
事關中國人在海外犯罪、失蹤、產生糾紛…
該《條例》一共27條,涵蓋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的指導原則、工作機制、不同情形的處置方式、安全預防措施、公民責任義務以及支持保障措施等方面。
十分詳盡。
1. 人在國外,如何尋求幫助?
《條例》第五條規定:
外交部建立公開的熱線電話和網絡平台,駐外外交機構對外公布辦公地址和聯繫方式,受理涉及領事保護與協助的諮詢和求助。
中國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時,應當向駐外外交機構提供能夠證明其身份的文件或者相關信息。
2. 中國人在海外正當權益被侵犯,該怎麼辦?
《條例》第八條規定:
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因正當權益被侵犯向駐外外交機構求助的,駐外外交機構應當根據相關情形向其提供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渠道和建議,向駐在國有關部門核實情況,敦促依法公正妥善處理,並提供協助。
3.中國人在海外違法犯罪,或限制自由,如何保障權益?
《條例》第九條規定:
獲知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因涉嫌違法犯罪被駐在國採取相關措施的,駐外外交機構應當根據相關情形向駐在國有關部門了解核實情況,要求依法公正妥善處理。
前款中的中國公民被拘留、逮捕、監禁或者以其他方式被駐在國限制人身自由的,駐外外交機構應當根據相關情形,按照駐在國法律和我國與駐在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對其進行探視或者與其聯絡,了解其相關需求,要求駐在國有關部門給予該中國公民人道主義待遇和公正待遇。
4. 中國人在海外生活無人照料,怎麼辦?
《條例》第十一條規定:
獲知在國外的中國公民需要監護但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駐外外交機構應當向駐在國有關部門通報情況,敦促依法妥善處理。情況緊急的,駐外外交機構應當協調有關方面給予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
駐外外交機構應當將有關情況及時通知該中國公民的親屬或者國內住所地省級人民政府。接到通知的省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有關情況及時逐級通知到該中國公民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駐外外交機構和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為有關人員或者組織履行監護職責提供協助。
5.中國人在海外失蹤,如何處理?
《條例》第十三條規定:
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下落不明,其親屬向駐外外交機構求助的,駐外外交機構應當提供當地報警方式及其他獲取救助的信息。
駐在國警方立案的,駐外外交機構應當敦促駐在國警方及時妥善處理。
6. 中國人在海外與中介等產生糾紛,如何做?
《條例》第十七條規定:
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因與中介機構、旅遊經營者、運輸機構等產生糾紛向駐外外交機構求助的,駐外外交機構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向其提供依法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有關信息和建議。
7. 駐外機構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條例》第七條規定:
駐外外交機構應當在履責區域內履行領事保護與協助職責;特殊情況下,經駐在國同意,可以臨時在履責區域外執行領事保護與協助職責;經第三國同意,可以在該第三國執行領事保護與協助職責。
外交部呼籲註冊「中國領事」
教育部提醒出國留學前做好培訓
按照《條例》的規定,對信息登記、安全預警、風險評估、安全宣傳和指導培訓等預防性領事保護與協助及相關工作作了具體規定。
外交部表示,中國駐外大使館需做好中國公民和機構的統計,引導已在國外和計劃出國的中國公民在「中國領事」APP平台上預先登記基本信息,以便在遇到緊急事態時,能夠及時得到領事保護與協助。
外交部也將會持續關注全球形勢,動態更新各國安全風險等級,提供及時、有效、準確的信息。
外交部也呼籲廣大公民,在出國前,主動在「中國領事」APP上登記消息。
教育部會同外交部等部門,堅持在全國開展「平安留學」行前培訓,覆蓋安全防範、心理健康、防騙反詐、適應融入、留學政策與回國服務等各方面。同時通過有關部門及駐外使領館微信公眾號等官方新媒體平台,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定期梳理海外留學人員的安全事件,提醒留學人員增強防範意識,在外期間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教育部呼籲,打算出國留學的家長學生,還有學校和社會,一定要高度重視行前培訓,積極參加、用心學習。
商務部表示,會對中國企業前往高風險國家或地區開展業務進行管理,指導督促企業和人員做到危地不往、亂地不去。與相關國家商簽投資保護協定,為中國企業和人員海外權益保障提供法律依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以下這幾種情況,
中國人在海外可獲得領事保護
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什麼情況下可以獲得領事保護與協助?
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在正當權益被侵犯或者需要幫助時,可以通過外交部建立的熱線電話和網絡平台,或者向駐外外交機構尋求諮詢和求助。
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在正當權益被侵犯、涉嫌違法犯罪、無人監護、基本生活保障出現困難、下落不明、意外受傷死亡、因重大突發事件人身財產受到威脅等情形下,駐外外交機構應當提供領事保護與協助。
根據不同情形,駐外外交機構可以分別向駐在國有關部門核實情況、敦促依法公正妥善處理、協調國內外有關方面提供協助、提供相關信息和建議等。
與此同時,《條例》規定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應當遵守中國及所在國法律,尊重所在國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做好自我安全防範。
獲取《條例》27條詳細信息
您也可以關注新加坡萬事通公眾號,獲得《條例》27條詳細內容~
具體獲取方法如下:
第一步:點擊關注新加坡萬事通
總結
萬幸,生活在這個偉大的國度!讓我們一起歡呼吧~
針對此事,通心粉們有什麼看法呢?
- The End -
1 新元 = 5.4283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842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