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行政法规来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出国门,或旅游,或留学,或发展事业。疫情前,中国人出境游人数达到1.55亿;中国留学生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截止2022年底,中国境外中资企业4.6万家,分布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中方员工超过150万人。
随着世界的动荡,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问题,如前段时间疯传全网的东南亚噶腰子一事,让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出国的安全。
为此,中国发布了第一部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9月1日生效!
万事通这就来为大家圈重点!
中国第一部针对海外中国公民法规
事关中国人在海外犯罪、失踪、产生纠纷…
该《条例》一共27条,涵盖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的指导原则、工作机制、不同情形的处置方式、安全预防措施、公民责任义务以及支持保障措施等方面。
十分详尽。
1. 人在国外,如何寻求帮助?
《条例》第五条规定:
外交部建立公开的热线电话和网络平台,驻外外交机构对外公布办公地址和联系方式,受理涉及领事保护与协助的咨询和求助。
中国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请求领事保护与协助时,应当向驻外外交机构提供能够证明其身份的文件或者相关信息。
2. 中国人在海外正当权益被侵犯,该怎么办?
《条例》第八条规定:
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因正当权益被侵犯向驻外外交机构求助的,驻外外交机构应当根据相关情形向其提供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渠道和建议,向驻在国有关部门核实情况,敦促依法公正妥善处理,并提供协助。
3.中国人在海外违法犯罪,或限制自由,如何保障权益?
《条例》第九条规定:
获知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驻在国采取相关措施的,驻外外交机构应当根据相关情形向驻在国有关部门了解核实情况,要求依法公正妥善处理。
前款中的中国公民被拘留、逮捕、监禁或者以其他方式被驻在国限制人身自由的,驻外外交机构应当根据相关情形,按照驻在国法律和我国与驻在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对其进行探视或者与其联络,了解其相关需求,要求驻在国有关部门给予该中国公民人道主义待遇和公正待遇。
4. 中国人在海外生活无人照料,怎么办?
《条例》第十一条规定:
获知在国外的中国公民需要监护但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驻外外交机构应当向驻在国有关部门通报情况,敦促依法妥善处理。情况紧急的,驻外外交机构应当协调有关方面给予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
驻外外交机构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该中国公民的亲属或者国内住所地省级人民政府。接到通知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逐级通知到该中国公民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驻外外交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为有关人员或者组织履行监护职责提供协助。
5.中国人在海外失踪,如何处理?
《条例》第十三条规定:
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下落不明,其亲属向驻外外交机构求助的,驻外外交机构应当提供当地报警方式及其他获取救助的信息。
驻在国警方立案的,驻外外交机构应当敦促驻在国警方及时妥善处理。
6. 中国人在海外与中介等产生纠纷,如何做?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因与中介机构、旅游经营者、运输机构等产生纠纷向驻外外交机构求助的,驻外外交机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向其提供依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有关信息和建议。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