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西部這間大商場,在昨天(8月6日)完成最後一天營業後,正式迎來了「結束」!
位於新加坡裕廊東地鐵站外不遠處的裕冰坊Jcube,就這麼走進了歷史......
曾經熙熙攘攘的裕冰坊,圖源:Jcube
這裡有新加坡最大的溜冰場(也是新加坡唯一一個奧林匹克標準的溜冰場)。
圖源:海峽時報
還有一個大型的IMAX影院、數不清的補習中心、餐館和娛樂場所,但從今天開始,所有這些都必須加上一個「曾經」了。
圖源:Yahoo
裕冰坊的關門停業,也代表著很多人熟悉的又一大地標的消失。
在過去一兩年間,在新加坡,裕冰坊的「離開」並不是唯一。很多商場和地標,也宣布了類似的消息......
裕冰坊的「最後一天」到來
網友紛紛表達不舍和懷念
說起來,裕冰坊要關門的消息,其實很多人心中早就有準備了。
早在半年前的2月份,凱德集團(CapitaLand Development)發表了一份文告,表示他們已獲得市區重建局的臨時准證,準備將Jcube發展成一座40層樓高的商用住宅項目。
在商場關門後,位於商場內部的本地唯一符合奧林匹克標準的溜冰場The Rink,將一道被拆除。
陪伴了很多新加坡人無數溜冰時光,溜冰場「再也不見」讓很多人非常傷感。早在上個星期五,最後一天溜冰場的門票就早早賣光了!
《聯合早報》報道,有不少人抓住了最後機會入場體驗冰上滑行的感覺,也有人在場外停留觀賞,用相機和雙眼捕捉溜冰場最後的風采,滿是不舍。
圖源:早報
也有人回憶起在這裡找到真愛並向她求婚的那一刻,翻看舊照時讓自己唏噓不已。
圖源:FB@Kenny Lam
等到一切散場和落幕後,這裡重回了寂靜,讓很多人神傷。
感到難以接受的還有在裕冰坊內營業多年的商家們。一些繼續營業到最後一刻的商家們,只能被迫接受這個讓他們感到有些無奈的決定。
來源:早報
不少商家打出了「清倉告別大促銷」的橫幅,降價幅度還不錯,吸引了不少人駐足。
圖源:mothership
對於一些人來說,裕冰坊不單單只是座商場,也早已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一位趕在最後一刻來到這裡的大學生向《聯合早報》表示自己真的很不捨得:
這個商場(裕冰坊)承載了我從小到大的很多回憶,也見證了我的成長。我記得,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就曾到裕冰坊的前身——裕廊娛樂中心看電影,之後的中學、高中和大學也經常來這裡,一個星期至少來一次。」
裕冰坊最後一天營業期間還有不少人流,圖源:早報
有人在網上對著裕冰坊說「再見」,也不知道是不是「再也不見」。
也有人花了很長時間好好逛了逛裕冰坊,拍下了20多張照片,留下了一句「永別」。
有人在感嘆一些景色將徹底消失不復存在了,看起來滿是惆悵。
也有人在感受到不舍的同時,依舊對未來滿懷期待。
「這是我在Jcube上的最後一堂課,有悲傷、有興奮,也有擔憂……但我相信這是邁向更美好明天的一大步。感謝Jcube這些年的陪伴,因為有了Jcube,很多事情變得更美好了。我不會忘記在這裡的過往......」
圖源:FB@Donghyoungkim
陽光灑在裕冰坊的外牆上,夕陽西下的晚霞似乎象徵著這裡就要「慢慢沉寂,讓很多對這裡有感情的人失神又失聲。
圖源:FB@Singabus
不過,據凱德集團早前透露,雖然這裡會重新發展成為一棟40層樓的住宅項目,但一樓和二樓還是用作商用。
此外,住宅項目還將會通過J-Walk直接連接到裕廊東地鐵站,以及Westgate、JEM和IMM商場。
配合政府為裕廊湖區(Jurong Lake District)所做的規劃,這裡還將引入更多新企業、娛樂和便利設施,完工時間預計在2027年。
規劃中「改頭換面」後的Jcube,圖源:the-j-den
這些年,在新加坡的它們
已經/即將消失!
為了發展需要,新加坡一直在不斷在經歷著各種大的小的調整和規劃。
伴隨著時代的變更和發展,這些年,已經有很多建築、地標甚至是品牌,離開我們身邊了......
1)牛車水美食街
2021年10月底,一則消息震驚了很多人。牛車水美食街在開辦20年後宣布:永 久 關 閉!
來源:海峽時報
當時,牛車水關閉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在特殊時期內新加坡沒有遊客所致。
而牛車水美食街雖然也能吸引很多本地人前去光顧,但最大的客源依舊還是遊客......
圖源:新加坡旅遊局
因此,牛車水美食街只是當時遭受重創的新加坡旅遊業,一個較為明顯的縮影罷了。
即使運營美食街的集團在那會做過多番努力,但最終還是無力回天。
當時空空蕩蕩的街道,圖源:passblue
2)勿洛Bedok Point
去年7月1日,新加坡勿洛鎮上的一間商場Bedok Point,官宣最後一天營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建成於2010年,正式在2011年4月營業的商場,雖然存在的歷史並不久,但依舊吸引了一票附近的居民前去「緬懷其最後一程」。
圖源:TikTok@dazyo
這裡雖然離勿洛地鐵站不算遠,但這裡的人流量一直很差。
即使是理應繁忙的用餐時間段,商場內很多時候也幾乎看不到有多少人,略顯空蕩和冷清。
圖源:CNA
和裕冰坊不一樣的是,商場被拆毀後會重新發展成一個具有多功能用途的住宅項目,不再做任何商業用途......
3)黃金坊Golden Mile Complex
被譽為新加坡「小泰國」的黃金坊因集體出售成功,今年5月開始關閉進行重新發展,目前,租戶和商家都已搬離。
圖源:8視界
曾經,這裡是很多大巴車的出發站點,不少人曾在這裡乘坐大巴去吉隆坡、雲頂、金馬侖高原旅遊。
在新加坡市中心氣派的高樓背後,這棟建築看起來似乎有些邪魅有些格格不入,曾經還被某位官委議員稱作是「垂直的貧民窟」。
圖源:早報
不過,作為新加坡首個大型分層地契受保護建築,負責重新開發它的財團表示會保留建築的一些特徵,留下它身上的部分新加坡建國時期建築的痕跡,並最終重新開發為集辦公、零售和住宅於一體的綜合發展項目。
圖源:Stacked Homes
4)市中心的Clifford Centre
和黃金坊一樣,位於新加坡最核心地區、萊佛士地鐵站某出口一出來就能看到的建築——吉利福中心Clifford Centre,也於去年年底宣布翻新改造,所有商戶在去年年底前就被要求搬離。
圖源:estate.sg
這裡的租金曾經十分優惠,在過去的十年里,僅僅是略有漲幅,這也就導致裡面的餐飲價格非常實惠,是新加坡金融區很多打工人習慣用餐之地。
據悉,從今年開始,這裡將翻新至50層,面積擴大36%!也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重新回歸......
圖源:海峽時報
5)新加坡賽馬場Turf Club
今年6月國會上,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和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在出席一場記者會時宣布:
新加坡賽馬場用地將在2027年4月關閉,明年10月舉辦的第100屆新加坡金杯賽事,將是本地的最後一場賽馬。
圖源:Todayonline
部長說,政府已經針對這個面積約200個足球場大小的地段有了初步想法,主要是想用於建造住房,另有一些地段則考慮也會考慮用作其他用途,包括娛樂和休閒。
這一片土地將和新加坡北部地區發展計劃,比如兀蘭關卡重新發展工程以及林厝港的高科技農業食品區相結合。
圖源:AsiaOne
6)消失在新加坡的品牌們
位於新加坡的萊佛士城的One Assembly宣布於2022年1月3日關閉,開業僅僅一年~
圖片來自網絡
而One Assembly這間店面的前身,有162年歷史的大型購物式一站商場品牌Robinsons於2020年10月30日宣布清盤,關閉了位於烏節路和萊佛士坊的最後兩間分店,徹底倒下。
圖源:CNA
2007年創立的豐和影院Fimgarde Cineplexes在2022年宣布關閉旗下所有影院。
圖源:Business Times
還有很多本地老字號,比如在百勝樓營業了43年的「書城音樂書局」,因老闆夫婦年事已高又無人繼承接手,在2月底停業。
圖源:早報
1953年創立,停止營業時已經有67年歷史的萬家春中藥行,早前因為沒人繼承宣布關門了......
圖片來自網絡
之前,新加坡貿工部做過一個統計,單單是2020年3月到2021年9月間,
涵蓋的領域包括旅遊業、餐飲業、服務業、娛樂休閒行業、零售業、電力市場等等......
到了現在,越來越多我們熟知的品牌、門店和地標都要離開我們了。一些人心中難免存在著這個疑問:新加坡經濟不好似乎有些不妙?
圖源:TravelTriangle
破後而立、破繭重生?
這些中國品牌加速進入新加坡!
雖然,對於很多在新加坡生活了一段時間的人來說,最近經歷了很多「失去」,但與此同時,也別忘記了其實也有很多「獲得」。
今年5月,位於東北線上的兀里站外開了個新商場The Woodleigh Mall,是周圍居民的最新好去處。
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3月-4月間,盛港也有一家新的購物商場Senngkang Grand Mall開業,裡面90+品牌店入駐,還有遊樂場、小販中心......
圖源:Little Day Out
不僅如此,這些年,還有越來越多中國品牌落地新加坡,將這裡當做出海的第一站。
今年,咖啡新零售企業瑞幸咖啡在新加坡的兩家門店正式開張,打響了瑞幸進軍國際市場的「第一槍」。兩家門店分別位於新加坡時尚潮流聚集地烏節路義安城,以及臨海購物中心濱海廣場。
一上線,就吸引了很多新加坡人前去排隊「薅羊毛」。
圖源:海峽時報
另一大中國「國民飲料」品牌蜜雪冰城也在去年悄咪咪登陸新加坡~一樣平價的價格,至今依然吸引著很多人的關注,也成為了很多人的打卡對象~
圖源:Burpple
中國網紅的奶茶品牌喜茶,前幾年入駐了新加坡最「珠光寶氣」的商場ION Orchard,作為其出海的第一站。
圖源:Todayonline
2022年,呷哺呷哺旗下高端火鍋品牌湊湊海外首店在新加坡開業,宣布進軍國際餐飲市場。
據悉,未來5內年,呷哺集團還計劃在新加坡布局50家門店,包含呷哺呷哺、湊湊、茶米茶、呷哺X等品牌。
圖源:SETHLUI
還有諸如太二、小龍坎、張亮麻辣燙等諸多中國餐飲品牌紛紛來到新加坡,店面也是越開越多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圖源:早報
當然,也不止是餐飲品牌,還有更多的「中國製造」現在也進入了新加坡。
據媒體報道,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在本地的銷量首次超越美國巨頭特斯拉,成為2023年首五個月最暢銷的電動車品牌。為此,比亞迪也在今年7月設立品牌在本地的首個商場展示廳,用來拓展業務。
比亞迪還在新加坡開了一間名為BYD by 1826的餐廳,圖源:BYD官網
另外,中國國產內衣品牌NEIWAI(內外)的新加坡旗艦店也於不久前正式開業,門店位於新加坡的Raffles City。
圖源:Dao Insights
只能說,中國品牌,肉眼可見地在新加坡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