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進一步解封,工作相關活動人數開放20倍至1000人;專家說要過正常生活已不可能

2022-01-02

今晚衛生部發布今日疫情數據之後,我們會通過「新加坡眼」APP發布;也會在明天的報道中提供詳細數據。敬請關注。

本期報道包括:

一、新加坡允許工作有關活動人數開放20倍,至1000人

二、美國專家:要過正常生活已不可能

三、研究顯示奧密克戎對肺部損害較少

四、新加坡境外輸入病例人數倒灌本地社區病例

今天是2022年1月1日,元旦佳節!《新加坡眼》祝願各位朋友新年快樂!

疫情下的新加坡新年是什麼樣的呢?一起跟隨鏡頭去看一看~

凌晨三點半的新加坡街頭

陸陸續續還有人,包括跨年的、值班的

2022年1月1日凌晨3點,新加坡市中心

這裡是著名的牛車水大街,人潮絡繹不絕

網友muzi中醫元旦攝於牛車水街頭

這裡是珍珠坊,好多人排隊打包買吃的

2022年1月1日傍晚,珍珠坊

好生熱鬧的小販中心,目前規定還是一桌最多五人

2021年12月27日傍晚6點,紐頓小販中心

這裡是樟宜機場的某餐廳

網友Lucy元旦攝於樟宜機場餐廳

自政府實施與冠病共存策略以來,新加坡民眾已經逐漸習慣了疫情下的生活。病毒並不可怕,只要大家打好疫苗、做好防護、遵守措施,一定可以戰勝它。

言歸正傳,新年第一天又有哪些重磅新聞呢?

工作有關活動人數開放20倍

至1000人

2022年1月1日,人力部和貿工部發表文告宣布將工作相關活動的人數限制從50人調高至1000人。這一項舉措會允許企業舉辦員工全體大會 (employee townhall) 或是頒獎典禮等活動。

圖源:人力部官網

在出席場合的人數不超過50人的情況下就無需提前通知當局。所有出席者必須保持1米距離,出席者也可用餐,但用餐不可以是聚會的目的,也必須儘量減少不戴口罩的時間。

一旦出席人數超過50人 (最多1000人) ,那麼主辦方需要儘早通知當局,並且在活動當天配合檢查。所有參與者不能吃或喝,留在固定的位置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參加活動的人也需要分成一個個單位,每個單位100人,兩組人之間要有至少2米的距離。活動也不允許能有任何讓參與者摘下口罩的活動。並且所有人要遵守疫苗接種差異化的安全管理措施。當局將會突擊檢查這類活動,並向違例的企業採取執法行動。

較大型工作相關活動的主辦單位需要提前上網https://go.gov.sg/submit-wre-mice填寫表格報告政府。

如果會議類型需要參與者有頻繁的交流、例如活動,受訪會展與獎勵旅遊類的會議,相關部門必須提前至少一個月通過上述的表格向新加坡當局提出申請,只有在得到貿工部批准後才可舉行。值得注意的是,貿工部和新加坡旅遊局可能需要長達14天來批覆。

美國專家:要過正常生活已不可能

根據維基數據,當地時間12月31日,美國出現新增確診病例增 64萬零622起,累計4975萬零809起;同日,通報死亡1377起,累計死亡病例78萬零992起。

最新一波住院大多是未接種疫苗者。兒童群體受到奧密克戎的影響較顯著,過去幾天當地孩童每日平均住院人數增加近六成。

2021年12月31日,美國衛生專家警告,奧密克戎疫情引發確診高峰,而且必定暴增,到了一月份將形成疫情風暴,影響生活各個層面,整個社會都會因此受到壓力。

專家認為,屆時「很難維持日常生活的正常運轉」,呼籲民眾準備好長期抗戰。

貝勒醫學院傳染病專家霍特茲表示:「我們真的得很小心,不能對奧密克戎輕敵。」

他也說,越來越多醫護人員確診,將使得醫院人力吃緊,加上有效治療越來越少,「我們正處在非常嚴重時期」。

研究顯示奧密克戎

對肺部侵害較少

美國《紐約時報》當地時間12月31日報道,多國研究人員以老鼠和倉鼠進行實驗,發現奧密克戎主要影響上呼吸道系統,包括鼻孔、喉嚨及氣管,它對肺部的侵害則小得多,不像其他病毒株會引起肺纖維化或嚴重呼吸困難等情況。

日本和美國的一項聯合研究顯示,感染奧密克戎也較少出現死亡病例。

研究也顯示,目前奧密克戎看似較為溫和,在全球造成的重症和死亡較少,但有幾個因素必須注意。

首先,目前奧密克戎大量早期病例都是年輕人,年輕人無論面對哪種病毒株感染,重症率和死亡率本來就較低。

其次,許多感染者或者已接種過疫苗,或者已從早前的感染康復了,具有一定的抗體保護。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尚未證明奧密克戎對年長者和未接種者也同樣溫和。

研究人員也指出,這些倉鼠鼻孔內的奧密克戎病毒量與其他病毒株差不多,但肺內的病毒量則是其他病毒株的10%或以下。

感染奧密克戎住院風險

為德爾塔的三分一

當地時間12月31日,英國衛生安全局 (UKHSA) 發布分析報道指出,奧密克戎相信比德爾塔溫和,感染奧密克戎的住院風險,大概是感染德爾塔的三分之一。

報告指出,接種疫苗對防治奧密克戎有效,效力如下:

接種兩劑阿斯利康的,在20周之後,無效。

接種兩劑輝瑞或莫德納,65%—70%有效;但是,20周之後,效力降至10%左右。

接種加強針,2-4周後,65%-75%有效;5-9周後,55%-70%有效;超過10周,40%-50%有效。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如果感染奧密克戎,已接種三針疫苗的,相對未接種的,住院的可能性降低81% (CI:77%-85%) 。

新加坡12月31日疫情回顧

現在回顧新加坡12月31日疫情數據。

截至昨天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344起,累計27萬9405起。

在新增病例當中,本地社區病例165起、客工宿舍病例7起、境外輸入172起。

昨天確認奧密克戎感染158起,含境外輸入124起,本土34起;《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每日數據統計,截至12月31日,新加坡已累計奧密克戎病例1212起。

境外輸入病例倒灌本地社區

昨天通報境外輸入病例172起,創歷史次高,連續六天居三位數。

昨天是自去年7月12日的172天以來,境外輸入病例人數首次高於本地社區病例人數。

為了控制境外輸入病例的大量流入,新加坡從12月23日收緊VTL (接種旅客入境免隔離) 措施,已購票者可繼續入境新加坡,未購票者暫不開通購票,直到明年1月20日。

儘管VTL已收緊,但已購票旅客繼續入境,而且病程發展需要時間,因此,相信接下來幾天仍會見到較高的境外輸入病例數據。

社區病例增長率升至0.82

本地社區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82,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82起。

隨著本波疫情趨緩,增長率應該會逐步回升至1.0左右。新加坡預計在一月中下旬爆發新一波疫情,屆時增長率肯定突破1.0。

昨天社區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20歲至39歲的青年占半數。

醫療資源占用情況穩定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占用情況保持穩定態勢,沒有出現擠兌跡象。

昨天的ICU病床和普通隔離病床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ICU重症病床377個,16個提供給冠病插管病危病人使用;另有4個提供給非病危但須密切監護的冠病輸氧病人使用;非冠病的病危病人使用154個;未用病床203個。ICU病床占用率為46.2%。

自10月25日以來的ICU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眼》盤點自2021年8月18日以來的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昨天通報新增1起死亡病例

為六旬年長者

新加坡衛生部昨晚通報1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828起。

昨天通報的死亡病例是一名六旬年長者,病逝於12月31日。

下圖與前一天比較可知,ICU昨天通報的死亡病例是確診於12月21日確診,在確診之後的第十天病逝。

社區病死率維持在0.428%

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296%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1年12月31日,新加坡一共出現27萬9405確診病例,其中828起死亡,病死率維持在0.296%,與前一天同。

分解到社區病例層級,病死維持在0.428%,與前一天同 (見上表) ,社區病例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上有基礎病人員。

本波疫情的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365%,與前一天同 (見下表) ;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區病例至今出現791起死亡病例,病死率維持在0.419%,與前一天同,是本波之前社區病例病死率 (0.932%) 的45%。

12%普通住院病例已接種加強針

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8.6%為無症狀或輕症,0.9%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0.1%曾為/現為ICU觀察輸氧重症,0.1%曾為/現為ICU病危插管重症,0.3%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截至12月30日,新加坡人口88%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87%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從12月27日起,5歲至11歲兒童開始接種輝瑞/復必泰疫苗。

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人口 (即5歲及以上) 當中,91%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40%人口已接種加強針。

昨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24人 (12%) ,普通輸氧病例3人 (7%) ,ICU輸氧觀察病例1人 (25%) ,ICU病危插管病例無。

ICU病危插管維持在16人

ICU病危插管原有16人,一人 (六旬) 病逝,仍為16人,相信有另一人 (亦為六旬) 進入ICU;按年齡分布如下:

過去14天ICU病危插管病例人數變化如下:

輸氧重症合計46人;其中包括ICU輸氧觀察4人,與前一天同;這些病患雖非病危,無須插管,但需要密切觀察,因此仍住進ICU病房。

一般輸氧重症病人有42人,比前一天少3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一般輸氧插管有10人 (24%) 是40歲至59歲中年人,ICU輸氧觀察病例則有1人 (25%) 是40歲至59歲中年人。

根據衛生部信息,大多數輸氧病例在輸氧二天至五天之後,病情轉輕,不再需要氧氣支持。

普通住院病患人數降至204人

連續兩天無0歲至11歲病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204人,比前一天少10人。普通隔離病房占用率為12.4%。

普通隔離病房連續兩日沒有在治的0歲至11歲病人。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升至2602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康復出院17人,累計1萬6081人;死亡病例新增1起,累計828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2602起,比前一天增4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335人,累計25萬9628人。

活躍病例2868人,比前一天少9人。

編輯:ABC

— END —


相关文章

  • 特價雞飯只須1新元9角 鄰里雞飯店日賣500盤
  • 泰國周增近3萬例,東南亞多國拉警報近1個月全球超1600人染疫死亡
  • 開工兩周每天加班到9點 女子想裸辭:我撐不住了!
  • 一款韓國西瓜味冰棒含未申報過敏原 食品局下令召回
  • 調查:本地35%求職者遭遇求職騙局
  • 男子臥屍小印度後巷 警方排除他殺嫌疑
  • 新加坡副總理:美國正退出全球領導的地位,我們必須團結起來
  • 「2025年世界最幸福城市」排名公布,新加坡排第3!
  • 「亞洲舞王」羅志祥來新加坡開演唱會了,下周開始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