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风景:欧美人眼中的新加坡美食

2022-01-02     缘分     23331

Kopi:黑咖啡和炼乳

Kopi-O:黑咖啡和糖

Kopi-C:黑咖啡、淡牛奶和糖

Kopi-Kosong:不加牛奶和糖的黑咖啡

厉害吧?

紧接着,她又来到Nyonya Kueh和Nyonya Bak Chang,这两地以混合著华人、印度和马来亚美食的情调而著称。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风景:欧美人眼中的新加坡美食

因此,这里的菜品也叫“土生菜”。具体来说,是中国的配料、马来和印尼的香料与烹饪技术。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风景:欧美人眼中的新加坡美食

很多菜肴都含有东南亚烹饪中常见的香料,如椰奶、辣椒、盘丹叶、罗望子、高良姜根(如果有机会,闻一下高良姜——简直就是天堂!)、虾酱(有点刺鼻)和青柠叶(也是天上的!)。比如这款Onde-onde就是用棕榈糖填充的糯米球,上面覆蓋着椰子薄片。它们有时也含有潘丹汁。非常好吃。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风景:欧美人眼中的新加坡美食

在这里,还有一家博物馆,介绍的是华人和当地人混血儿社区在1900年代前后的生活方式,这些人男生被称为峇峇,女生被称为娘惹,他们多从事对清国、日本、英国等地的贸易,还有便是中南半岛、印尼的种植园管理。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风景:欧美人眼中的新加坡美食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对于在新加坡工作的西方人来说,Laksa(叻沙)和Manhattan在2004、05年流行过一段时间的越南檬粉一样,是午休时常光顾的食品,5SGD(约合人民币25至30元)就有一大碗,它是咖喱海鲜汤米粉。

Laksa经过上百年发展,有了许多不同版本,比如马来西亚槟城般,因为放了罗望子,所以有些酸,而在新加坡的叻沙则有些甜,也许与糖的用量有关。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风景:欧美人眼中的新加坡美食

新加坡东海岸路(East Coast Road)以其餐馆的叻沙而闻名。早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一场被新加坡人称为“叻沙之战”的战争就发生在这条路上。当时,东海岸路的五个大排档互相激烈争夺顾客,都自称是原来的佳东Laksa。事情平息了,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了。

这真实的佳东叻沙餐馆是由一个叫Janggut的人在佳东的街道上兜售他的叻沙起家的。1963年,卫生检查员把他赶出了街道,他和他的兄弟在东海岸路49号开了一家餐馆,并把它命名为海军远征Laksa。因此,大家都把东海岸路的Laksa称为佳东叻沙。

海军远征(Navy March)关闭了一段时间,然后又移动了几次,现在它在Roxy广场。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风景:欧美人眼中的新加坡美食

而如果要品尝新加坡华人美食,旧机场是个不错的场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有小贩中心。它们通常位于没有空调的大型无装饰建筑中。有一个屋顶,但侧面通常对外界开放。有一排排的摊位,每一个都专门做一个或几个菜。例如,一个小吃摊可能只卖沙爹,而另一个小吃摊专门卖中国炒面。价格相当合理,通常在3-7新元(2.22-5.17美元)之间。你甚至可以在唐人街的马克斯韦尔小贩中心买到辣椒蟹,价格大约是坐式餐厅的一半。食物真的很好吃。

当然,Julie更青睐的还是和自己文化相近的阿拉伯与印度美食。 而在华语新加坡美食攻略中对来自中东的菜品似乎非常吝于笔墨,其实,世界三大菜系里,土耳其菜就是中东菜品的集中展示。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风景:欧美人眼中的新加坡美食

新加坡中东美食集中在Kampong Glam(旁格拉姆),1819年英国人到来时,还是个小村庄。这里如今建有马来文化中心,而使用的建筑物则是以前苏丹的宫殿。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风景:欧美人眼中的新加坡美食

在当地,Murtabak,最初是一种阿拉伯菜,在新加坡非常受欢迎,所以它基本上成为了新加坡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装有鸡肉、牛肉、羊肉、鹿和沙丁鱼等肉类的平板烤饼。Julie点的Murtabak有鸡肉、鸡蛋、胡萝卜和洋葱。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风景:欧美人眼中的新加坡美食

和法国菜在19世纪异军突起的原理类似,蘸酱是阿拉伯菜的灵魂——烤鱼蘸咖喱酱,或者番茄酱蘸酱。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风景:欧美人眼中的新加坡美食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