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學到底在學什麼?看完驚呆了

2022-01-03

經過緊張激烈的羊寶小一報名後,許多第一次上小學的父母大多還是比較忐忑,作為新手小學家長,我的孩子能不能快速適應新的校園生活,小一到底學什麼?學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無縫對接小一課程呢?

新加坡的小學生每天只有上午半天課程,大約1點-1點30分放學,少數學校還有下午班,中午12點去上學,下午6點半放學。

新加坡小學一年的全部科目包括:英文、數學、母語(華文)、好公民、社會學習、FTGP、音樂、體育、美術、PAL。部分小學會根據本校情況增加更多的課程,教材也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小學都是按照這個大綱來設計課程。

英文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當然由於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文,所以教育部對英文的要求更加嚴格,對英文的教學內容更加廣泛。日常對話,學生間的交流皆為英語。

(學校英文教材)

小一的英文教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聽說讀寫與觀察識別,小一階段的日常用語,常用詞彙都將是教學主體,通過故事場景,實物或者模型的展示,讓小一學生學習掌握英文的基本說法,用法,以及寫法,同時形成語感。

(學校英文教材)

也正是因為這種高要求,小學沒有標準的英文教材,各個學校的英文教材都不相同,標準也不一樣,也造成了家長沒有一個標準去判斷孩子的英文到底需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適應。不過現在網絡資源如此發達,很多注重學習的家長,孩子的程度可能遠遠超過小一水準。

數學

小一數學屬於數學的啟蒙階段,承上啟下,所謂承上,平穩接入k2幼兒園數學內容,而啟下則是正式開啟小學的數學征程,內容可以其實比較國內而言相對簡單,但注重多樣化學習

教育部也規定了小一數學教學的範圍

數字認知,一年級包括數字0-100的學習,數字的表示,書寫,英文認讀,和一些簡易的數字邏輯。

數字運算,以加減法為主體,加法進位,減法借位,這些都包含其中,這裡不得不提到的是,對於等式,代數式的理解,小一階段主要以圖形,天平重量等模型引入這些概念。

乘法計算,40以內的乘法和20以內的除法將是這個部分的主要內容。

與數學相關的應用部分,引入了金錢的基本認知,測量學的基本概念,比如長度的測量,以及單位的轉換,同時還需要掌握基本的時間概念,比如,半小時一小時的計算。

一年級的下學期,還會加入幾何圖形的基本概念,這裡的幾何圖形主要是2D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當然只是概念,並沒有計算。通過學習圖形的大小,形狀,顏色,方向等等來了解基本的幾何概念。

數學課本可以在大眾書局購買,分1A和1B,共2冊書+練習冊

大眾書局的數學書有幾種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依據學校要求不同,選擇也不同。百花齊放,但深究本質,卻仍有異曲同工的相似之處

華文(母語)

新加坡的母語教育有華文、馬來文、泰米爾文。每個學生都要選擇一門語言作為自己的母語科目。通常華人會選擇華文,馬來人會選擇馬來文,印度人會選擇泰米爾文。

小一的華文相對國內的華文就太簡單了,主要照顧到新加坡的華人華文總體水平。

教育部也規定了小一普通華文教學的範圍

小一階段要求普通華文的識字量在600-650左右。高華在800字左右。

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引導學習。

,訓練學生聽取信息,抓住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數據等。

,拼音為主,學會拼讀和認讀,聲母韻母,聲調,音節的學習;

,學習讀一些兒歌,童話等通過拼音的拼讀,學習基本的朗讀技巧寫,

,看圖說話,圍繞中心思想展開,語句要通順,有條理。

從執筆姿勢,漢字筆順開始學習小一階段的常用字 要求300-350字左右。不僅如此,不同的學校還會安排不同的情境語境的華文學習,比如口語互動,寫作互動等等。

(小一習字本)

小一華文書分為:小學華文和小學高級華文,根據不同學校選取不同教材,華文特選學校通常小一就開始學習高級華文,普通鄰里學校可能從小三小四才有高級華文課程。

(華文配套閱讀書)

CCE 公民教育

CCE的全稱是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就是思想品德與公民準則教育課。簡稱」好品德,好公民「。 小一階段教育部要求公民教育學時30小時 ,以及15小時的班任老師輔導,15小時的公民以及品格課本課程。總計60小時一年。

課程大致是以個人為起點,上升到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以及世界的認知層面。

個人,如何認識自己和提高自己,

家庭,如何提升家庭的凝聚力,

學校,訓練團隊合作與協作;

社區,如何建設和維繫一個具有包容性的和諧社會;

國家 ,培養認同國家的思想。

世界,心繫祖國,放眼世界的情懷。

FTGP 班主任輔導課

FTGP的全稱是Form Teacher Guidance Period,中文叫班主任輔導課,當然是由班主任來教,主要是教學生的社交能力情緒管理能力團隊協作力等等。加強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了解與交流。

Social Studies 人文社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這個社會學習類似於人文社科,內容包含歷史、地理、人文、經濟、社會等方面內容,在小一階段,主要是了解自己了解環境了解他人,簡單的說就是: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做什麼?

低年級側重新加坡歷史,高年級側重世界史,一年級到三年級只有練習冊,沒有課本,四年級開始有課本。

PAL

PAL的全稱是Programme of Active Learning,藝術體育陶冶計劃,它包含體育與遊戲、音樂與舞蹈、戶外學習、視覺藝術四個方面的學習。

學生通過大量的藝術體育實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團隊協作,增強責任感

該課程沒有課本和練習冊。

Music 音樂課

音樂課學一些樂器的小知識,做遊戲等等,孩子們都很喜歡這樣輕鬆又有趣的課程。

PE 體育課

體育課,全稱Physical and Healthy Education,這應該是每個小朋友都超級喜歡的課程,跑跑跳跳,各種玩。

ART 美術課

美術課,沒有課本和練習冊,大致都是一些常用的畫畫材料,用蠟筆鉛筆水彩筆,剪刀,固體膠等在畫本上創作,和體育課,音樂課一樣,應該是不少孩子喜歡的課程之一。

新加坡小學:以MOE大綱為主的前提下各有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小學各自為戰,在教育部教學大綱的引領下各校發揮其優勢。

以教育部的大綱為前提,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教學內容,尤其體現在語言學習方面,拿華文來說,據坊間流傳,有些學校遵循的來自於教育部的綱領只占30%左右,70%則為學校自己的教學。

例如一些佛教學校,華文為主體教學的,占比可能更高。一些教會學校則更重視英文的培養,英文的內容更加豐富和廣泛,同時難度也偏高。

這就是為什麼每年新加坡各個名校的考試試卷成為人們學習,複習的重點。題型雖大同小異,但題目的難度,多樣性各不相同。

綜上所述,其實家長們不必恐慌,也不必去刻意的和中國體制內的教育制度進行對比。每個國家每種教育體制都是結合國家的行情,人民的基本狀況而設定的。

不管孩子是在哪裡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和做人的基本素質。任何形式的知識,任何環境下的學習,只有積極地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的品格思想再加上擁有一顆不斷進取,堅持的心,才可以變成讓他們成才的智慧。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希望孩子們都可以比我們更加優秀。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大馬網友揭露「馬勞」回國後都愛扮有錢人!在新加坡打工時就吃Maggi面!
  • 開啟上班天的MCD咖啡一杯竟然只要S$1☕️ 優惠從即日起直至5月28日🤩
  • 新加坡必吃餐廳指南 7家本地人私藏美味,米其林與經典全收錄
  • YouTrip可以換馬幣啦,免費載你去新山🤩消費滿額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費高達10% cashback~
  • 新加坡兩大剩飯盲盒App全攻略🤤便宜價買星級酒店自助剩菜➕麵包蛋糕驚喜袋,薅羊毛順便杜絕浪費!
  • 當 「孤獨死」 敲響警鐘:新加坡 PR 政策釋放暖意,國際生及工作者迎來身份規劃新機遇
  • 【數據PK】上海 VS 新加坡:生活成本大比拼,你更青睞誰?
  • 九歲抗癌小勇士重返校園!愛與支持照亮生命之路
  • 權力魔方轉動!黃循財新內閣暗藏三大玄機:雙副相制、65後全面接班、新生代閃電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