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8)月爆發的洗錢醜聞中,新加坡銀行加強了對一些持有其他國籍的中國出生客戶的審查,該洗錢醜聞涉及價值逾24億新元(18億美元)的資產,震動了這個亞洲金融中心。
彭博社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自從醜聞爆發後,一些銀行一直在審查持有與投資相關護照的中國客戶的新開戶和交易。
由於這些信息並未公開,據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表示,至少已有一家國際銀行正在關閉一些持有柬埔寨、賽普勒斯、土耳其和萬那杜等國家公民身份客戶的帳戶。
據悉,新加坡其他銀行已開始評估,是否在個案基礎上接受這些類似背景的客戶的新資金。消息人士表示,這個過程需要更長的時間,也提出了更多的問題。
這些舉措是新加坡現有反洗錢框架的延伸部分,發生在8月15日全島範圍內的突襲行動之後,這次突襲行動導致了10名中國裔富人被捕和被起訴。
警方的調查揭示了迄今為止已被查封的逾24億新加坡元的資產,包括現金、加密貨幣和房產。
檢察官援引與他們持有多個護照有關的逃跑風險,因此拒絕保釋這些人。儘管他們居住在新加坡,但根據起訴方的說法,許多人據稱還在其他國家經營非法博彩業務。
嫌犯只會說中文 攜帶許多旅行文件 一些嫌疑人只會說中文,但攜帶了許多旅行文件,包括來自柬埔寨、萬那杜、賽普勒斯和多米尼加。
新加坡至少有10家本地和國際銀行捲入了這起備受國際關注的洗錢醜聞。
獅城議員本周在國會提出了超過30個問題,涉及到審查程序的嚴格程度、可疑交易報告以及新加坡作為一個財富中心的聲譽影響等問題。
對於在一個嫌疑人的帳戶上總共有1.25億新元的疑問,瑞信(Credit Suisse)和寶盛集團(Julius Baer Group Ltd),拒絕彭博社的置評要求。
花旗集團、華僑銀行和大華銀行表示,銀行正在與有關部門合作,致力於打擊洗錢。
星展銀行(DBS集團)表示,新加坡的監管制度要求所有銀行管理高標準的反洗錢風險,但不要求他們僅因持有某些護照,而拒絕向特定來源的客戶提供銀行設施或服務,無論是新客戶還是現有客戶。
根據發言人的說法,必須在引發懷疑之前觸發其他風險因素。
中國不允許雙重國籍 新加坡的貨幣管理局於8月16日表示,已確定與潛在洗錢有關的金融機構,並將進行監管接觸。
監管機構將對那些被發現違反規定,或沒有控制反洗錢風險的機構,採取堅決行動。
根據Henley & Partners的《護照指數》,中國是不允許雙重國籍的國家之一。持有中國護照的人可以免簽前往80個目的地,而賽普勒斯護照持有人則可以免簽前往180個地方,其中包括歐盟的一部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