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生活,我不得不削減一些開支。以下是幾件事情:
·第一,我不再網購。在東南亞,電商物流速度緩慢,經常丟失包裹。我在一家電商平台上購買了兩次電話卡和一張內存卡,但從未收到過。快遞員給我發信息說包裹已送達,但我去取時卻找不到。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向客服申訴,但只有一次得到退款,兩次不了了之。即使報警,警察也只能告訴我要多注意,因為沒有證據。
因此,我不再像在國內那樣在各大電商平台上購物,省了很多錢。
·第二,我不再點外賣。在新加坡,我住在或工作的地方附近都有商場或餐廳,非常方便。另外,外賣也像網購一樣,有時會出現包裹未送到的情況。我有三個朋友也遇到了這種情況,還有一個朋友點了一份披薩,等了兩個小時才送到。這讓我打消了點外賣的念頭。在國內,我每天都點外賣。
·第三,我只坐公交和地鐵。在新加坡,我沒有開車或叫計程車。新加坡的交通非常方便,公交和地鐵的費用大約在1-3新幣之間。此外,新加坡的汽車牌照價格已上漲到12萬新幣,只能使用10年。如果在新加坡購買普通的比亞迪汽車,價格約為90萬新幣。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在新加坡買一輛車還是在國內買一套房子?因此,在新加坡,我只坐公交和地鐵。
雖然看起來我在消費降級,但在新加坡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升級,因為在新加坡租房一年要花費十幾萬給房東打工。
你在新加坡還做過哪些消費降級的事情?請在評論區留言,記得點贊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