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胡潤百富助力山西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活動暨《2023胡潤中國能源民營企業TOP100》發布活動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舉辦。《2023胡潤中國能源民營企業TOP100》(Hurun China Most Valuable Private Energy Companies 2023),列出了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產業最具價值的中國民營企業100強。這是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該榜單。本次榜單調研範圍為能源產業相關業務占比超過50%的中國民營企業,企業總部所在地包括中國內地及港澳台地區。
山西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湯志平,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鬍勇,山西省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主席、會長景普秋,山西省商務廳副廳長候向軍,山西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陳廣慧,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級生態環境保護監察專員范占春,山西省能源局二級巡視員李新潮,山西綜改示範區管委會總經濟師李英虎,山西省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促進中心常務副主任金紅崗,山西省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劉乙佑,胡潤百富董事長首席調研官胡潤等重要嘉賓出席活動。
領導致辭與榜單發布活動
山西省副省長湯志平表示,山西持續加大能源改革的力度,到去年底省煤炭先進產能占比提升到80%,產量超過13億元,位居全國第一。煤炭智能化建設領跑全國,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占比高達到41.2%。作為建設國家資源型轉型綜改試驗區,山西大力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堅定扛牢能源保護的政治責任,以煤炭、電力、煤層氣、綠色、低碳發展為重點,加快五大基地建設,推動能源產業為一體化融合發展,推動傳統能源轉型升級,加快形成低碳清潔、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未來,山西省將加快能源全產業鏈的發展,持續加強能源科技創新的力度,依託懷柔國家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台和山西眾多的高校,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山西省商務廳侯向軍副廳長表示,山西在招商引資的積極培育氛圍中不斷進步。首先,國家宏觀政策方面,山西有著國家富裕的政策紅利,包含「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時代中國區域高質量發展等戰略機遇,圍繞兩個基本實現目標和建設三區三地的任務,大力積極建設資源地區。第二,支持市場主體方面,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視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目前正在實施「1+1+8+1」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十大平台建設,在各種超預期交織質量的影響下,山西能源市場主體正處於逆勢快速增長,實現了量的提升。第三,要素成本方面,山西的土地比沿海地區便宜,土地成本價格低廉,人力資源豐富,山西的原材料豐富,煤炭、塗料、煤層氣、鋁、耐火、粘土煤礦的質量上乘,風光水電資源豐富,這些都幫助山西成為最適合培育能源的產地。
在山西省領導的精彩致辭後,復星集團董事總經理張允、遠景能源副總裁顧建兵、美錦能源董事長姚俊良、微導納米營運長張禮勝、星星充電中國三區大區業務運營總經理蘇小波與胡潤百富董事長首席調研官胡潤,一同開啟《2023胡潤中國能源民營企業TOP100》的正式發布!
榜單解讀
隨後,胡潤對《2023胡潤中國能源民營企業TOP100》進行了解讀。榜單顯示10強門檻170億,50強門檻340億,30強門檻570億,10強門檻1100億。價值超千億的上榜企業有13家,分別位於13座不同的城市。
其中,89家企業主營新能源業務,11家企業主營傳統能源業務,89家新能源企業中有78家位於南方城市,11家傳統能源企業中有9家位於北方城市,華東地區53家,其中長三角有多達43家;總部位於深圳的企業最多,有11家;其次是4個長三角城市,無錫有7家,上海、寧波和蘇州各有6家;北京5家;山西有2家企業上榜,分別是總部太原的美錦能源和總部晉中的永泰能源;光伏產業的上榜企業最多,有34家;其次是電池產業,29家;新能源車產業第三,12家;風電產業和能源金屬各有7家;能源化工和石油天然氣各有4家;煤炭行業3家;84家為上市企業,以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為代表;16家為非上市企業,以蜂巢能源和遠景能源為代表。寧德時代以1萬億元成為中國能源產業價值最高的民營企業,比亞迪以7000億位居第二,理想汽車以3000億位居第三。榜單中,包括五家光伏企業,隆基綠能、陽光電源、通威股份、晶科能源、TCL中環進入前十。
胡潤表示:「很高興在山西太原發布首份《胡潤中國能源民營企業TOP100》,本次發布榜單中,能源產業分為傳統能源企業和新能源企業,傳統能源企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有11家,新能源企業的占比更高,有89家。中國如若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化石能源作為燃料的用量必定要減少,為新能源讓路。山西作為能源大省,有著豐富資源與基礎建設基地,在積極良好的能源培育環境之下,能源產業大量集聚、研發技術不斷升級、政府機構大力扶持,將山西打造成適合能源產業創新發展升級的行業高地。」
圓桌論壇
當下,中國的能源產業發展在穩定成長中尋求突破創新,探索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活,順應國家宏觀雙碳政策,在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兩大板塊中緊密布局市場,助推賦能綠色經濟,將中國的碳循環推至新的高度。
隨著能源產業在國家宏觀調控與企業微觀實踐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落實基層技術研發,關注能源減排,實現高效生產,符合產業層面上的「順勢」,藉助政策的東風,抓住錨點,解決能源技術難題,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統籌能源安全供應和綠色低碳轉型。針對能源產業的討論從未停止,本次大會多位嘉賓齊聚一堂,思想不斷碰撞出火花,就「能源革命與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進行主題圓桌論壇。本次主題圓桌論壇主持人是復星集團董事總經理張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姚俊良美錦能源董事長:「能源是工業的糧食,國民經濟的命脈,我國正經歷著百年惟有之大變局,我國的發展也是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碳中和是我國能源安全和經濟轉型的內在的需要,要實現碳中和、能源轉型首當其衝在當前的環境下企業面對著產業發展的挑戰,必須全面進行自我變革,全力推進碳中和的實現。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企業結構,提高產業鏈延伸能力,加強科技創新力度,轉型升級,滿足市場的需要,推動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
左起下:顧建兵、蘇小波
孫東來極熵科技董事長:「企業在為構建綠色可持續能源服務的時候,更多還是一種創新力的體現。綠色革命是現實生活發展的必然態勢,能源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推動促進社會的發展,而面臨全球性變暖的環境問題,傳統能源對於現代人類生活發展慢慢產生了一些阻礙,此時新能源的出現就顯得尤為必要。企業創新發展新能源也就成為了大勢所趨。
顧建兵遠景能源副總裁 :「能源是整個社會最基礎、最底層的運作機體,這也意味著能源的每一次革新與發展,都會推動工業體系的變化升級。至於能源革命,則是引發工業革命的中堅力量,無論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煤炭,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石油,作為核心基礎的能源,對於人類的社會生活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如今,新能源的出現也正悄然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從而助推社會發展進步。」
蘇小波星星充電中國三區大區業務運營總經理:「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導下,積極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大力推動新能源開發已成為時代之需,更是我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低碳綠色發展日益成為全球共識,新能源已經成為未來生活的重要能源,而傳統能源也在積極轉型。中短期內風電、光伏、儲能領域仍將是國內新能源發展的重要領域,其關鍵技術的突破,及與電力系統的適配改造等,都將成為我國新能源產業進一步發展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未來諸多能源企業應當在技術研發、產業鏈布局、生態應用等方面,抓穩細分市場進行精耕細作,為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經濟添磚加瓦。」
頒獎儀式
過去一年,能源產業得到極大關注,中國多地政府大力助推能源產業升級更迭,為綠色可持續發展化貢獻力量,發揮龍頭企業協同帶動作用,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胡潤中國能源民營企業TOP100》列出了能源領域具有實力的前100位企業,展現了它們在能源產業的深耕與收穫,將植根於能源的技術創新落實到產業升級。
頒獎儀式結束之後,由山西省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劉乙佑先生主持簽約儀式,將30個項目進行現場簽約,分成五個批次。項目的簽約成功也意味著山西品牌的繁榮發展,開啟山西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企業代表座談會
山西作為能源大省,在能源轉型與升級的道路上發揮帶頭引領作用,推動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將山西大省豐厚的能源資源作為城市經濟發展基礎,將核心綠色研發技術落實應用到各大能源企業,實現地域低碳產業布局,落實雙碳經濟,推動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本次《2023胡潤中國能源民營企業TOP100》榜單成功發布後,隨後舉辦2023胡潤中國能源民營企業TOP100企業代表座談會。
參與本次座談會的人員有胡潤先生、法中能源協會亞太區主席宋建勛先生、美錦能源董事長姚俊良先生,以及百強榜上榜企業家代表。當地領導包括省商務廳副廳長侯向軍、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陳廣慧、省能源局二級巡視員李新潮,以及來自太原、大同、朔州、忻州、呂梁、陽泉、運城等11市投資促進部門以及各市、縣、開發區等負責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上榜企業代表發言
法中能源協會亞太區主席宋建勛先生表示,法中能源協會成立於2017年,主要集中在能源、環保、核電、先進位造、人工智慧,以及金融方面,會員單位主要分布在歐盟、北美、亞洲地區等。現有合作會員單位共有4000家左右,包括法國電力、法國核電、奧施耐德、西門子、阿爾斯通等,國內單位有國家電網、華能集團等。法中能源協會的主要工作包括三方面,首先,為中國企業跨境出海提供前期諮詢服務;其次,打造中外貿易平台,為中外交流技術提供開放包容的環境;再者,為國內企業在海外上市提供金融資金的資產管理;最後,為國內省級市級提供商務開拓工作。
元一股權管理合伙人萬川表示,關於能源行業,助力引用股權投資基金,或者通過股權投資基金來引導產業更新發展是明智之舉,其底層邏輯包括以下,其一,財政支持政策、無償貸款的方式轉變為股權投資;其二,國有資產管理的模式開始發生變化;其三,地產財政向股權財政轉化;其四,國家的創新創業政策的引導。能源傳統行業的轉化,應當加大對於發展人才基金的投入,通過引導的股權投資來推動創新創業,從而進一步推動產業的更新。
高測股份華北區總經理李廣輝表示,高測股份主要業務是高運費材料的切割設備耗材以及它的生產銷售配套服務。現在主要應用於光伏、半導體、碳化矽、藍寶石磁性材料的切割及產品的服務。2016年,企業在長治建立了金剛石生產基地,發展至今,經營狀況良好,經過多年的努力,高測股份於2020年登陸科創板,目前其電力在長治有金剛石生產基地,同時也在四川、江蘇、河南等地建立了貼片生產基地。長期來看,企業與壺關緊盯金剛的研究和創新,匹配後端的其他生產環節,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從結果來看,2022年實現營收305億元,較去年是翻倍增長100%以上。
微導納米營運長張禮勝表示,作為面向全球的半導體企業,核心競爭力是高質量的技術產品,重點在於將化學儀器安全等多種真空薄膜技術形成階梯樣式的發展,構建健全的業態。目前公司的主要業務分布在光伏、半導體、集成電路等,也包括微機電、綠色能源、柔性電路板。目前公司的主要方向是光伏領域,建立在原本的創新基礎之上,公司的科技不斷更新疊代發展,從而幫助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
先導智能首席品牌官葉正平表示,先導智能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高端裝備企業,其在很多市場領域當中的市場份額位於全球第一,其與大眾、寶馬、特斯拉、寧德時代、華為等很多知名企業進行合作。公司目前的主要業務在於新能源行業,也進一步服務並支撐包括鋰電池、光伏、儲能、氫能等諸多新能源產業,致力於構建一整條新能源產業鏈。截止目前,先導智能已經為全球客戶提供了超過4萬台新能源裝備,累計減少了35億噸碳排放,造福全球數10億的人群。先導智能現在已經成為推動全球低碳智能發展和清潔能源建設的高端裝備主力軍,是世界級的中國高端裝備民族品牌。
星星充電中國三區大區業務運營總經理蘇小波表示,星星充電在山西公共市場的市場份額占比高達60%,而整個公共充電領域已經分布至整個山西區域。而微觀至整個充電站,從設備到工程,再到運營,以至於後期的維護,是一整套系統標準數字化的方案。希望星星充電未來能夠建設出更多的類似光儲充放檢的示範鎮,為中國的雙碳巔峰之路的構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極熵科技董事長孫東來表示,極熵科技是一家擁有獨立自主的AI算法與能源模型的企業,目前也服務於國內可持續的能源系統,新型能源系統的投資建設和智能化運營也為綠色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碳源能源低碳論壇的核心主題是智慧能源、綠色共贏,這體現了碳源能源低碳化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徑,而在山西構建傳統能源與綠色能源協同的煤炭標杆案例,同時也為中國的雙碳目標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地方政府代表發言
朔州經濟開發區促進外來投資中心副主任李夢琪表示,朔州作為山西省的第一煤炭地區,因煤而建,以煤而興,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的城市,在對外展示交流的過程中已經有了四個名片。第一張名片,煤都,朔中煤炭儲量是423億噸,而泰寧的礦產資源有三35種,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三。第二張名片,電都,其電力裝機容量高達1700多萬千瓦,據說北京的每9盞燈當中就有1盞是朔州點亮的。第三張名片,奶都,朔州的奶牛存欄量有18.5萬頭,中國著名的古城乳業集團也坐落於此。第四張名片,瓷都,朔州是北方著名的日用瓷生產基地,年生產日用瓷能力能夠達到38億件。四張城市名片幫助朔州構建更好的城市形象。至於新能源行業,朔州也是山西省能源網際網路的試點市之一,該儲能產業同時也成長為開發區重點發展的產業。在新興產業,朔州的園區完成標準廠房的建設,園區還致力於改變集中供暖的蒸汽鍋爐,為加快構建儲能產業的發展,預留了大量的土地來構建能源網際網路區。
大同市左雲縣副縣長曹永濤表示,左雲縣作為全國的重點產煤縣區,占大城市的三分之一,對於城市的經濟貢獻也位於全大都市財政收入的第一。左雲縣擁有全國最大的煤質活性炭企業,區域內也有一家企業,身為全省單體最大的煤制工業炭,其市場占有率在國內大概占比三分之一。左雲縣同時也作為現有省級煤化工園區的典型,其依賴於作為境內優質的動力煤炭資源,為省級化工園區的企業精細化工、醫藥化工、煤煤化工不斷分級助推。
山西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陳廣慧表示,新能源產業的崛起,實際上是代表了中國能源產業一個新的趨勢,股東的變化也正在重塑著中國能源產業的板塊。山西省企業重點培育的十大產業中,有五個產業屬於能源產業,比如氫能、光伏、風電裝備,還有新能源、汽車等,而山西省作為產業鏈轉型的發展中心,更是產業鏈發展的重中之重。從政策上來講,制定出鏈長制工作方案,官方更是制定出完善的產業激勵政策,而產業鏈招引,則是通過發揮鏈的牽引帶頭作用,不斷實現裂變效應。未來,省政府謀劃了六條重點產業鏈,其中涉及智能能源產業鏈,也期待下一步繼續推進新能源產業成為省級重點產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太原市促進外來投資局局長許濤表示,太原市在工業產業方面擁有千億產值,而在以富士康為代表的精密儀器裝備製造面也擁有千億級的產值。除此之外,以美錦、梗陽、亞信為代表,從傳統煤化工到精細化工的產業與綠色能源的產業,也都形成了各自的百億級的產值。而太原市在產業招引的方向上,則是選擇在新一代的半導體新材料方面,布局碳化矽的全產業鏈全產業生態。
呂梁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主任崔宇飛表示,呂梁未來將致力於打造「985」產業鏈,9個工業產業,一個鋁鎂產業,一個特鋼,一個裝備製造,一個氫能,一個碳基新材料,一個白酒,一個醫藥,共9個工業產業鏈,未來將集中精力打造新能源產業。而在民營企業方面,呂梁已經成立轉型發展股權投資基金100億,其中吸收了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占了呂梁經營的90%以上。
陽泉市招商中心主任孫鐵玲表示,陽泉是全國的最大的無煙煤的生產基地,其生產的煤炭源源不斷地流向了全國各地,因此陽泉是一個工業基因為生的城市。目前,陽泉也在集中精力建設新能源電池小鎮,將世界500強的陽煤集團等五大煤氣,重組成華陽新材料集團,同時陽泉政府布局「1336」政策,其中「1」是閉環,第一個「3」是支撐,第二個「3」是指代三個平台,「6」是指代六個機制,多樣化政策為陽泉新能源的發展提供大力支持。
山西省商務廳副廳長侯向軍表示,能源產業方面,山西作為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未來將致力於實踐從表到里、從基礎到頂層的綜合性的改革;科技創新能力方面,政府也會積極與多種機構進行有效融合,搭建更多有利平台,促進科技成果多多轉化;數字經濟方面,未來政府將致力於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文旅康養方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憑藉山西卓越的地理氣候,大力建設山西文旅康養行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正在建設的雄忻高鐵從雄安一路建設至忻州,對接北京與山西,將山西建設成最新交通樞紐。未來,山西省通過實建設優化能源、公共充電設施,在交通市政和公共衛生文旅康養製造業領域准入經營,以及優化項目建設服務保障和優化政策執行落地兌現等8個領域出台了30條措施,進一步創優營商環境,激發社會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活力,為山西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轉型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