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卡峇雅展览文字介绍 土生文化馆:反映多元文化遗产

2023-09-23     月曦     8847

更改卡峇雅展览文字介绍 土生文化馆:反映多元文化遗产

土生文化馆更改卡峇雅展览文字介绍,引起访客质疑。(图:Facebook/Peranakan Museum Singapore, Haider Surya Sahle)

土生文化馆更改卡峇雅展览文字介绍,引起访客质疑,土生文化馆表示,这么做是为了反映卡峇雅服装的“多元文化遗产”。

网民Haider Surya Sahle上周六(16日)在Facebook上贴文指出,他前一天二次参观土生文化馆名为Her Kebaya的展览时,发现展览的文字介绍与他在7月1日首次参观时有些许不同。

他写道:“这次,我又拍了一张照片,发现一些文字有变动,没有再提及(卡峇雅是)新加坡的马来文化遗产。”

根据他分享的照片,博物馆将服饰描述为“根植于马来-印度尼西亚世界的传统时尚”的那一句话,改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时尚和服装形式”。

此外,把卡峇雅形容为“新加坡马来人和港口城市遗产的组成部分”的部分也改为“新加坡港口城市遗产的组成部分”。

这名网民认为,卡峇雅确实是新加坡马来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因此质问土生文化馆省略掉这一点是否是对此感到羞耻。

So I went to the @peranakanmuseum again on Friday for the #herkebaya exhibition. The first time I went was on 1st July...

Posted by Haider Surya Sahle on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23

对此,土生文化馆发言人回复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询问时证实,土生文化馆是在本月15日更改了介绍展览面板的文字,并指那一段文字应该与展览附带的说明文字一起阅读,其中会提到马来-印尼文化对卡峇雅的影响。

发言人强调,土生文化馆在编辑文字时,从未有意淡化马来-印尼文化对卡峇雅历史的影响,同时也指出很难绝对地证明卡峇雅的起源。

发言人指出,这次的展览展出了多个来自东南亚的卡峇雅套装,也展现出了卡峇雅穿着者的多样性,而关于这种服装起源有“各种可能性的理论”,因为卡峇雅“在本区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流通”。

“混合、借鉴、适应和创新的文化过程,对于历史悠久的文物来说,通常没有得到充分的记录。在没有这种确定性的情况下,虽然博物馆了解到许多社区都穿着卡峇雅,也承认学术观点,但博物馆一直主张从更广泛、多元文化的角度看待卡峇雅。”

发言人强调,土生文化馆认识到卡峇雅在代表和展示新加坡马来人、土生华人和其他穿着这种服装的族群,在文化遗产和身份方面的重要作用。

“卡峇雅一直是跨文化分享和自豪感的象征,而我们希望制作、穿着和推广卡峇雅的不同社区能继续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