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兩任政府將中國定位為「現實對手」後,在各個領域開始以「競爭」之名,對華實施打壓,中國則被迫應戰。在中美競爭大背景下,許多國家被迫「選邊」,包括美國自己的盟友。這其中,亞洲小國新加坡,被公認為是在中美之間「平衡保持得最好的」,其不僅與中美同時接觸,發展雙邊關係,很多時候,還是中美的傳話人,是中美關係的間接參與者。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
也正因為如此,新加坡對中美競爭中一些敏感議題,相當有發言權,比如台灣問題。最近,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就當著台灣民眾的面,說了大實話。
據觀察者網報道,近日,受邀到台北作客的楊榮文,在活動現場,發表了題為「一個新加坡人視角下的兩岸關係」的主題演講,稱「一旦台海發生戰爭,美國若派兵就是實質上和中國大陸交戰,因此屆時台灣只是一個可以被犧牲的棋子」。
楊榮文強調,在這場「棋局」中,台灣是美國圍堵中國大陸的關鍵,然而大家都心知肚明,美國對台政策的形成,不是出於「愛台灣人」,只是因為「這是美國軍火企業的好生意」。
楊榮文還指出,在兩岸關係中時常被提到的「維持現狀」這一概念,是不穩定和虛幻的,「美國能維持這個現狀多久,取決於中美的相對軍事力量對比」,以及台灣扮演棋子的意願。
台灣民眾該做出正確選擇了
先介紹一下楊榮文。他出生在新加坡,是華人後裔,祖籍廣東潮州。2004年至2011年,在李顯龍總理內閣擔任外交部長長達7年,期間多次出訪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楊榮文曾在發言中指出,台灣一些團體試圖讓台走向「獨立」,是危險之極的舉動,引發島內強烈反應。
因為說話比較直接,楊榮文曾一度被西方媒體貼上「親華」的標籤。
對於當今中美關係,通曉中英文化的楊榮文曾表示,「就像中國人熟悉的打太極,美國在較勁而中國在化勁,中國人十分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如果美國不能把力量用到正道之處,遲早會把自己玩死」。
對於中美關係持續緊張會否導致「最糟糕」的結果,楊榮文直言,他不像新加坡已故領導人李光耀那樣樂觀,但有一點要強調,時間是站在中國一邊的,而不是美國。
再看看,關於台灣問題,楊榮文有說錯嗎?不僅沒有,且直擊要點。實際上,台當局也知道,自己不過是美國遏制大陸的棋子,甚至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這些美國盟友,都是。
美國所謂「護台」,不過是為了軍售生意而已
美國以「平衡中國大陸」為由,將台島武裝成了「刺蝟」,武器密度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以色列。這也為美國長期對台軍售,做軍火生意,找到了「合理」藉口,但台當局明知是坑,也不敢不跳。
最後,「維持現狀」是虛幻的嗎?可以這麼認定。這個問題針對的對象,是中美兩個國家,因為他們才是棋手。
對中國大陸來說,最為理想的情況是,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但是,一旦美國在台海踩踏底線,或島內「台獨」分子實質謀獨,大陸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可能再「維持現狀」,動用軍事選項完成國家統一,將成唯一選擇。
美國一直喊「護台」,但真會因台灣與大陸開戰?恐怕美國民眾都不會答應,因為台海對中國來說,是統一之戰,是國運之戰,必將全力而為,但對美國來說,可不光是死人的問題,而有可能霸權終結,這個賭注太大了。
台海已經成為中美角力的主戰場
對美國來說,是否「維持現狀」取決於兩點。一個,是保證其在台海周邊的軍事部署實力,一直維持在中國之上,這樣他不用發起衝突,只對台做「軍火生意」就行了。而一旦出現被中方反超的情形,美方有可能引爆台海,開啟「代理人戰爭「模式。
另一個,是台灣地區出現明確「支持統一」的領導人和「執政黨」,不給當美國棋子了,美方同樣也不可能再「維持現狀」。但不管出現哪種情況,台灣地區都不是「決定者」,這也就是楊榮文所說的,它只是一枚隨時會被犧牲的棋子,島內民眾該做出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