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椰子幫香港不錯過香港本地新聞
全網刷屏的被困緬甸中科院博士獲救後,近日,他又向香港記者透露了最新的「KK園區」內幕和獨家資料!
多達21張「聊天範例」,長達16頁詳細「詐騙專業課」大公開!
詐騙也有「專業課」
學完教材需考試
中科院博士張先生去年被騙至緬甸邊境KK園區從事電話、網絡詐騙,受困1年多,近日終於獲救。
為避免有更多人被電信詐諞,張先生公布兩份從詐騙團伙手中獲得的材料。
一份是16頁1萬1000多字的《業務專業知識的學習》,另一份是「聊天範例」,香港記者聯繫了張先生,獲得了獨家公開教材完整內容!
《業務專業知識的學習》
重點在於包裝詐騙人設
張先生受困的詐騙公司,面向的客戶群體是有錢的中老年男性,如公司總裁、董事長、CEO,這些人在擇偶時傾向選擇高端白領女性。
詐騙者首先需要學習金融相關的專業知識,如加密貨幣知識。了解各種社交軟體的操作方式、個人簡歷專業包裝、客戶篩選、聊天技巧等多方面。
此外,還需要學會P圖、軟體應用以及為自己打造人設。
一般要將自己塑造為分析師、擁有眾多藝人或者政治家合照的專業精英人士,得到一份豐富的簡歷。
然後想像自己是身高170cm左右,體重大概50公斤的外形姣好的女性,還要背下生日星座、家庭成員、祖籍、財產等方方面面信息。
準備充足後,就可以開始騙人了。
21張「聊天範例」
讓對方一步步墮入金錢陷阱
這21張聊天範例,具體展示了詐騙者如何通過塑造的「氣質女」身份與中老年男性聊天,進而將其引入金融詐騙的陷阱。
張先生說,為了獲取受害人的信任,「欲擒故縱」是一種常用的詐騙招數。
範例顯示,詐騙人員自稱Anna,她先與對方交換照片,並以「我一直在想你們美國男人是怎麼看亞洲女人的」打開話匣子。
而對於圖中的照片,記者以google搜圖後並未發現類似的圖片,推測應為AI繪製。
在後續的聊天中,Anna都會無意間詢問對方的生活狀況,包括年齡、工作、婚姻狀態、財產狀況、居住環境等。
當對方詢問其職業,Anna便設定自己為一名在加州矽谷某網絡技術公司的職員,負責管理公司系統和數據更新或維護。
她指自己婚姻失敗,離婚後由叔叔安排到美國工作。
聊天中,她提到很多人在這兩年沒有收入,甚至會令妻兒挨餓,但幸好她有儲蓄習慣,可以在危機來臨時隨時從銀行提取現金。
她向對方透露自己父親是一名建築承包商,又指自己與好友投資經營一間美容院。
她又分享自己的儲蓄習慣,比如將每月收入的20%存入銀行作為家庭儲備,50%交給叔叔幫忙投資,塑造出財富狀況無憂的形象。
詐騙園區中的教學材料提到「要麼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邏輯思維」,要求對客戶進行篩選,無視「窮d絲」,將時間留給高端群體。
例如,示範中一段詐騙者詢問對方,「我從你的照片里看到了很多漂亮的花,是你自己種的嗎?」這是想判斷對方的居住環境。
一但信任建立,就可以從感情話題轉到金融投資,詐騙團伙前期的目的也就基本達到,接下來就可以「切客」了。
切客就是開始引導對方去做投資。會通過比如說分享新聞來談到經濟狀況,然後進一步會聊到客戶有沒有做投資方面的問題,看對方的反應。
再比如,可以在聊得熱火朝天之時,突然終止聊天,過一會兒告訴客戶:「剛剛我的老師突然告訴我有一市場不錯,讓我去交易,你看我賺了多少錢。」
如果他的反應很好的話,就直接引導投資,開始「殺豬」!如果不好的話繼續聊感情。
以上圖片均來自香港01
培訓內容需要考試
記不下來會被罰抄
張先生說,自己分享的學習文件是8月份比較新的版本,教材會隨時更新。
詐騙者還會「反反詐」,他們會根據國內宣傳的反詐東西,對自己的「騙術」進行改進。
圖源:星島環球
詐騙團伙會要求員工每天都學習一段時間,時間長了就會慢慢記下來。如果記不下來,就會被罰抄。
他們還有考試,根據培訓的內容,列出問題,然後在試卷上答。
圖源:見水印
詐騙團伙還特別看重聊天的細節,因為細節做得不好的話很容易露餡。
正如詐騙教學中反覆提到的「真實」,KK園區用這些教學將詐騙者包裝成一個個精美外殼「真實立體的人」!
大量騙子潛伏Whatsapp、Facebook
針對港人騙術揭秘!
據稱,最近內地打擊詐騙力度大,緬北園區轉戰Whatsapp、Facebook等平台,不少香港人都稱收到騙子的消息。
針對香港人的殺豬盤,也是投資。
騙子在各社媒騙香港人去一個「富字開頭或「蒙」字開頭的假投資網,以高收益為由逼人買基金、外匯等,結果一收到錢就捲款走人。
或是在Whatspp叫香港人下載一個投資App,裡面還有逼真的直播間、組群,其實全是他們自己人在扮演的。
又或是在Instagram等盜用網紅的「高大上」照片偽裝自己,謊稱自己是金融人、富二代等身份,用人格魅力騙他人去投資。
甚至網友還自發建立了專門的香港反詐騙討論小組,公布騙子信息。
以上截圖來自Facebook
居緬香港人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kk園區」有13-15個香港人
不久前,一位居住緬甸、去kk園區考察過的香港人Victor接受訪問時,大爆KK園區的內幕。
圖源:ilifepost
他透露了KK園區的環境,說:「這些園區就像工廠,外面有高高的圍牆,裡面生活娛樂消費齊全。」
裡面不能拍照,內部構造也只能透過衛星地圖觀看,進出要向保安登記,在裡面工作的人基本上都出不去。
圖源:googlemap
裡面公司都有懲罰機制,有體罰,輕則罰站,重則毆打。
但是,一般公司更傾向於使用精神折磨。
圖源:香港01
這些公司會以「沒有業績就沒有消費飲食」去控制員工。
初期還免費請員工吸Du,等他們上癮了就更方便控制。
圖源:星洲日報
Victor還透露,裡面有13-15個香港人。
這些集團大多選擇海外華人而不是當地華僑,主要是覺得「他們易控制又貪錢」。
有部分香港人甚至不願離開,因為一邊吸Du上癮,一邊做詐騙有業績賺到錢,又或是其他原因,所以不想走。
圖源:Topick
據成立不久的全球反詐騙組織(GASO)稱,目前組織登記的在東南亞範圍內受騙的待援助港人案例共有5宗,均從泰國被運往緬甸,困於當地的詐騙集團。
也就是說,有部分騙去東南亞的香港人,他們家人或他們自己、都沒有申請援助。
圖源:見水印
據組織在緬甸的負責人介紹,因香港基本工資比較高,電騙集團難以給出更高的薪金做誘餌,因此香港受害者暫時人數較少。
但不可否認,仍有一些人被騙了過去,並且正在求助。
親歷者告訴你5大防騙重點
記起來!
最後,給大家分享張先生親自支招的5大防騙重點,警示大家小心落入「殺豬盤」:
1)網絡聊天中,如果對方使用的是美女或者帥哥照片,應當保持警惕,認真核實。即使對方發送語音或視頻也有可能是假的,因為詐騙行業已經普遍使用了「AI模擬技術」。
圖源:line
2)詐騙者通常會編造一些悲慘的故事,如感情經歷、受騙經歷等,來獲取受騙者的同情心和信任。
圖源:攝圖
3)詐騙者會通過發送豪宅、豪車、名表、奢侈品照片,展示高爾夫、滑雪、潛水等愛好來炫富,營造高端人設形象。
圖源:sogou
4)聊天時對方提到自己或者親友有進行投資,並且利用專家指導、系統漏洞等獲得豐厚利潤時需要格外謹慎。
圖源:攝圖
5)詐騙者常常會故意營造神秘感,不主動推銷產品,來勾起受騙者的好奇心。
你怎麼看?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