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新加坡這些東西馬上漲價,最高漲2倍!「月薪40000新幣,我卻在迷茫地打工賠錢?!」

2023-09-26

關注椰子幫香港不錯過香港本地新聞

馬上就到中秋十一假期了。

很多小夥伴們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出遊計劃。新加坡也是其中一個地方。

最近一段時間,新加坡很多商品/服務要漲價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註:

與此同時,新加坡的物價太高,也在中國的網絡上,引發了一眾的熱議。

圖源:東方日報

「我在新加坡一頓飯吃了5000!」

中國遊客和本地居民分享經歷

最近,一位微博大V的發帖,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

這位大V在兩周前發帖,說自己和朋友同事在新加坡吃了一頓火鍋,結果花了1000多新幣!

換算成人民幣的話,這頓飯就至少要5000多人民幣,等於人均消費400多人民幣左右......

於是,這位大V不禁感嘆:可能在新加坡一個月伙食費都要五萬人民幣左右吧。

還有很多網友,都不約而同地表達了類似的看法。有人分享自己隨便吃了一餐就要40刀(大機率是新幣)。看起來,也不過是一份西餐套餐而已。

對比新加坡的物價,這名剛從這裡回國的網友就覺得北京物價簡直是「洒洒水啦」~看起來,她在新加坡的消費,遠比在北京知名商業區王府井的消費要貴上很多。

一位小紅書網友,將這個原因歸結為,新加坡政府在今年剛剛調高的消費稅上。

幾年沒來新加坡,這次來新,逛了兩天就深刻的感受到,新加坡物價太TM高了現在。

其實這是所有旅居新加坡的眾人的共同感受,這個現狀目前在短期內不會有所好轉。

通貨膨脹率高居不下是一個原因,2023年GST+1%是另一個原因,但凡去年漲薪沒超過6%的,約等於都是在降薪。

然而這還不是更恐怖的,新加坡恐怖故事2.0就是,2024年1月1日還有一次全民生活成本大漲價,再次增加的額外1%消費稅可謂是大殺器。

光是水電氣網電話費/茶米油鹽醬醋茶/麵包牛奶和雞蛋,統統要漲價至少1%。

不過屆時工資也會隨之水漲船高,肯定會......

(*以上內容來自小紅書網友@SG紹恩(備考ACECPT版)

上面的網友介紹自己學歷是NTU本+NUS碩,目前正定居在新加坡。

也就是說,不僅是中國遊客,對新加坡的高物價咋舌不已。就連那些在新加坡生活了好幾年的居民,這幾年也親眼見證了物價一步步飆升的時刻。

有人在網上分享,自己現在一個月,沒個2000新幣的開支根本生活不下去。

來源:小紅書網友@lulu豬

還有一名網友@漫步獅城這麼在筆記中記錄下了自己在新加坡的迷茫:

人在新加坡,剛來一個月就覺得過不下去了。

生活各方面成本都很高, 每個月底薪加bonus差不多有四萬新幣。但是房租就花出去一萬每月, 其他生活開銷包括孩子上學,女傭,平日應酬,偶爾旅遊。一個月下來也沒剩什麼錢,想到年底還要交稅,來新加坡基本就是在打工賠錢。

想著年底申請一下PR,也不知道會不會通過。

圖源:早報

今年,隨著消費稅上調,一些商家因為「成本原因」紛紛漲價......很多人都說,2023年新加坡的貴是越來越明顯了。

新加坡物價究竟有多高?或許這些數字可以更清晰直觀地告訴你。

新加坡物價PK中國物價

這些東西新加坡都更便宜?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省份之間的收入差距大。我們今天就以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作為參照,去年,官方發布上海平均薪資為¥6378。

而新加坡去年全職員工的人均收入中位數為5070新幣。 以最基礎的餐飲消費來說,來看看到底哪裡的價格更高呢?!

麥當勞中國VS麥當勞新加坡

麥當勞是美國的品牌,新加坡和中國都沒有本土優勢可言。

在中國的網站上,一份麥辣雞腿堡套餐價格在¥48.5:

而在新加坡,同樣一份套餐,要S$8.95:

按照上海人的平均收入¥6378÷¥48.5≈90,他們每個月可以吃138份麥辣雞腿堡套餐。

而新加坡人S$5070÷6≈845,平均可以吃487份!

是不是瞬間就不覺得新加坡的物價高了......

喜茶中國VS喜茶新加坡

中國的網紅連鎖茶飲品牌,幾年在新加坡也開了分店,兩地價格如何?

頗受好評的中的滿杯紅柚,中國¥18,新加坡S$6.13:

另外一款人氣飲品,中國¥19,新加坡S$6.41:

怎麼算下來,似乎在新加坡消費喜茶,還是比在中國輕鬆一些的。

珍寶海鮮中國VS珍寶海鮮新加坡

這個飲食品牌,是從新加坡成功走出國的品牌。

在大眾點評上,人均消費要平均¥300-400。

而在新加坡,兩人份的套餐帶龍蝦和甜品,價格也不過S$228......

拿6000人民幣和5000新幣的薪水來對比,新幣似乎更好用一些......

星巴克中國 VS 星巴克新加坡

以最受歡迎的冰美式為例,在中國的星巴克買一杯,價格在¥27-33不等:

而在新加坡,價格只要S$5.70:

參考兩地的收入水平,星巴克在新加坡的定價真的不高,難怪CBD白領幾乎人手一杯了......

蘋果手機(iPhone 15)

9月12日,蘋果發布iPhone 15 Pro系列,iPhone 15 Pro起售價格不變,¥7999(128G容量),iPhone 15 Pro Max起售價提高至¥9999(256G容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以上海的平均工資為例,差不多一個月出頭就能買一部了。

但是,在新加坡,iPhone 15 Pro售價從S$1649起,iPhone 15 Pro Max是S$1999(下圖貨幣是美元,比新加坡便宜)。

一般情況下,在新加坡工作,真想要的話,一個月的工資買兩部手機不是太難。

其他像是化妝品、奢侈品什麼的,似乎新加坡也比中國的同樣一件商品價格更有優勢一些。

在中國官方出台嚴控海外代購的法律前,來新加坡旅遊順帶幫人代購的中國遊客也不少呢......

圖片來自網絡

結合居民收入情況,簡單對比了新加坡/海外品牌在中國和新加坡的定價後,椰子發現在新加坡吃喝玩樂,其實也不一定比國內貴~

問題出在哪裡呢?或許,對於中國遊客來說,新幣兌人民幣1:5.3X的匯率才是「原罪」吧......

當然,另一方面,新加坡到處「漲漲漲」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前不久,新加坡公交理事會才宣布,從今年12月23日起,巴士和地鐵車資都要上調7%。

這已經是連續漲了三年了,去年車資上漲2.9%,前年車資上漲2.2%......

圖源:8視界

新加坡郵費也更貴了!10月9日起,本地郵費在10月9日上調0.2新,漲幅高達65%!

電費、外賣平台費紛紛漲價,汽油更是突破了3新幣/公升!

再加上已經、2024年將要落實的9%消費稅(比今年高了1%)......

一系列組合拳下來,雖然工資高了,但是對於很多生活在這裡的人來說,加薪等於全被漲價抵消了。

美國小費文化被瘋狂吐槽!

來新加坡玩也需要給嗎?

今天,「美國小費文化失控」的詞條,衝上了微博熱搜。

有網友說,除了越來越高的小費比例,就連自助結帳機都會開始找你要小費了!

圖源:見水印

而且,美國的小費文化成為了對顧客的一種綁架,且小費的計算方法,並不是以商品/服務的原始價格計算,而是加了各種稅費之後的比率另計!

如果你不給小費,會被人家追著要,或者追著罵。就好比你欠了對方錢卻又沒還一樣,會遭遇各種鄙夷、憤怒、翻白眼。

圖源:The Independent

類似的情況,會發生在新加坡嗎?答案是否定的!

新加坡旅遊局在官網上,清楚註明了小費在新加坡並非強制性必須要給,願意的話給小費也不是不行。

來源:新加坡旅遊局

在新加坡,大部分餐飲和娛樂場所都已經「自動」將服務費添加到帳單上,因此,並不需要額外付錢了。

不僅如此,如果在新加坡遇到他人強制問你要小費,那個人也或許犯法了!

2019年,新加坡媒體《聯合早報》曾報道過這麼一則新聞,一名47歲叉車操作員負責為卡車裝卸貨櫃,卻向卡車司機索取一角至一元新幣不等的「小費」,沒給錢的就得排隊慢慢等,因此觸犯防止貪污法令,被判監四個月。

椰友們,你們最近有來新加坡旅遊的計劃嗎?


相关文章

  • 月薪1萬新幣還缺人!新加坡這10 個高薪崗位正在暴富!最新行業薪水曝光
  • 在新加坡,興趣班不僅是孩子們的選擇
  • 比爾・蓋茨為何青睞新加坡?
  • 新加坡人力部更新人才緊缺名單,來看新規解讀!
  • 饞爆了!實拍新加坡廈門街老食閣美食!15家檔口必嘗:椰漿飯、魚片面、炸雞腿.......
  • 新加坡人力部更新人才緊缺名單,來看新規解讀!
  • 人力部重磅新規!WP准證卡7月起將被嚴 查!
  • 曾是青少年的運動鞋天堂 女皇道購物中心會不會也走入歷史?
  • 比爾・蓋茨為何青睞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