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學VS理工學院畢業生起薪差距拉大,政府打算怎麼做?

2023-09-30

扶持非自願失業者不一定要用失業保險,而是能由政府出資,提供數額適當的補助金,助他們渡過眼前難關,同時扶持他們繼續提升技能和找工作。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9月26日在新加坡經濟學會年度晚宴上發表主旨演講,重點闡述政府計劃如何應對不平等和社會流動性的雙重挑戰,尤其是在更嚴峻的環境中。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最終報告將在不久後發布,黃循財說,此次演講也算是預告報告中的一些建議和點子。

黃循財說,政府的首個重點是推進廣大中等階層的福祉,助他們謀得薪水好的工作,實際收入能夠增長,從而解決對生活費的擔憂,生活水平也能隨時間提高。

在科技不斷推陳出新、人工智慧預計給職場帶來更大幹擾的背景下,政府計劃加大對成人教育和培訓的投資,並顯著強化「技能創前程」計劃,作為社會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改進後的技能創前程,也將為非自願失業的員工提供支持。黃循財說,政府有很長一段時間對推出失業救濟金持謹慎態度。我國看到在其他國家自動發放失業救濟金所導致的不良後果,領取豐厚福利的人發現,繼續失業比重新工作更有吸引力。考慮到我國經濟如今以更快的速度變化和更替,政府調整和更新了想法。但做法不必是失業保險計劃。

黃循財說:「我們可以由政府出資,提供數額適當的補助金,幫助這些雇員渡過眼前難關,同時扶持他們繼續提高技能和找工作,最終越挫越勇。」

發展強大有活力經濟

才是推進中等階層福祉良方

新加坡政府也探討加強技能創前程的其他方面,包括:為中途轉業雇員填補技能創前程培訓補助(SkillsFuture Credit);探討為請假修讀全日制和長期課程的中途轉業雇員,提供培訓津貼;扶持個人獲得職業規劃和指導,讓他們能積極主動地改善職業發展前景和韌性;以及更好地配對工作,助雇員轉到能善用和獎勵他們技能的工作崗位。

黃循財強調,發展強大而充滿活力的經濟,才是推進中等階層福祉的最佳途徑。「這意味著對世界保持開放,利用我們的競爭優勢來吸引優質投資和擴大本土企業規模。新加坡擁有更多高價值、有生產力的公司,能為廣大中等階層帶來更好的前景。」

他指出,過去10年,新加坡中等收入雇員中有很大部分人的收入都向上提升。許多人實際上轉換了工作,進入更高生產力的企業,一般是較大型本地公司或跨國企業。黃循財也向晚宴嘉賓展示一張圖表,顯示與美國、英國和芬蘭等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過去10年的家庭收入中位數增長非常強勁。

有嘉賓在問答環節中問黃循財,政府投資在成人教育和失業扶持措施,預期能為新加坡經濟帶來多少增長。黃循財答覆說,這類回報不那麼容易量化,甚至可能不是短期回報。

適應經濟和職場瞬息萬變

不能交給市場政府須介入

「但如果連這些額外的人力資本投資都沒有,新加坡人將很難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適應工作場所的所有變化和干擾。這不是我們能交給市場的事。政府必須介入,認識到我們所處的環境不同,更努力地為新加坡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同時繼續堅持一些基本原則,如自力更生、互相幫助。」

除了中等階層,黃循財在演講中也談到要解決不平等,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與財富;促進社會流動,尤其是弱勢群體;以及培養行善和回饋社會的文化,尤其是在較富裕群體當中。

新加坡政府要縮小

學歷所造成工資差距

此外,新加坡政府將竭盡所能縮小因學歷不同而出現的工資差距,並鼓勵更多元的發展路徑,灌輸對所有工作和每項技能的認可和尊重。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9月26日出席新加坡經濟學會年度晚宴致辭時說,過去10年,新加坡自主大學、工藝教育學院,以及理工學院畢業生,起薪差距越來越大,尤其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增幅,遠比其他兩學府的畢業生高。

從2012年到2022年,工教院畢業生起薪增幅最小,只有310元。大學畢業生則是660元,理工院畢業生350元。學歷越高,增幅越大。

全球大學畢業生工資普遍較高

新加坡情況更顯著

大學畢業生工資較高是全球普遍現象,但對比其他發達經濟體,新加坡這方面的工資差距情況更顯著。

從職業來看,在新加坡從事與「頭腦」相關的知識型工作,如經理和專業人員,他們的工資中位數超出全國工資中位數的比率,比其他發達經濟體高。反觀,用「手」或「心」較多的職業,如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工資中位數超出全國工資中位數的比率,但遠不如其他發達經濟體,或者只有發達經濟體的一半。

黃循財說,要完全消除工資差距是不可能的,但差距太大會引起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教育的焦慮和壓力來源,因為家長和孩子擔心的是如何踏上對的道路,為他們將來帶來對的工作」。

他指出,政府將繼續檢討和加強各種計劃與措施,以提高弱勢群體的收入和財富,逐步縮小差距。而焦點之一是工教院學生和畢業生。

政府將逐個行業開展提升計劃,包括重新設計工作崗位、提高生產力、提升技能和職業晉升發展等。學前教育和護理等領域,已在這方面取得良好進展,政府正研究如何推展至其他服務業和技術專業領域。

「在業界的努力下,並與工教院教師緊密合作,我們的目標是提高工教院畢業生的起薪。」

黃循財說,政府將採取更多措施幫助工教院生提升技能,如提供半工半讀或部分時間文憑課程,讓他們掌握行業相關技能,擁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前途,獲得更高薪酬。

他強調,政府不可能獨自落實這一切。無論是僱主或消費者,都應肯定所有人對社會的貢獻,盡己之力改善他人生活。當社會中最弱勢的群體也能過得更好,所有人將受益,社會也會更公正平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較富裕者

應幫扶同胞及培養行善文化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強調沒有人能夠獨自成功。只有作為一個社會取得共同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他說,社會最頂層的20%貢獻最多稅收,可以理解他們有時會覺得政府為他們做得不夠。

「但他們的稅務負擔已經顯著低於他們在大多數其他城市所須支付的。他們繳付相對較低的稅務,卻在新加坡享受許多福利。一個清潔、綠色、井然有序和穩定的社會;極佳的公共基礎設施;高質量學府和高等教育機構,且學費獲得高度補貼;以及有充分的機會取得成功。」

黃循財指出,時不時會有一些人誤把成就完全歸功於自己的努力。「但我們必須記得,我們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功於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是因為我們在一個能讓我們茁壯成長並取得優異成就的新加坡體制中運作。」

因此,較富裕者有責任幫扶同胞,其中一部分通過稅收和轉移支付來實現。但如果所有事都通過財政體系來做,不僅是富人,中等階層也會承擔很高稅收。黃循財說:「越來越多的事情將由政府機構處理,這永遠比不上社區支持所能給予的愛心和個人關懷。」

他因此強調應更努力加強新加坡行善和回饋社會的文化。「這必須是我國體制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及我們社會契約的關鍵特徵,即個人有機會創造和積累財富,但部分財富應再循環,重新投資到社會中,為他人擴大機會。」


相关文章

  •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 省錢了!這11樣東西在新加坡竟然比中國便宜,最後一個絕了
  • 新加坡新開的的奢侈品店有多少?全球排第5
  • 11家本地人強烈推薦的美食攤位!去新加坡西海岸就要這麼吃!
  • 11家本地人強烈推薦的美食攤位!去新加坡西海岸就要這麼吃!
  • 省錢了!這11樣東西在新加坡竟然比中國便宜,最後一個絕了
  • 新加坡新開的的奢侈品店有多少?全球排第5
  •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 乾貨科普 新加坡特色的社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