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le Davies,是Su Zhu的合伙人,也是三箭资本的联合创始人。根据此次拘押令,他应该被判以坐牢3个月的刑罚。
他俩人在三箭资本的辉煌时期一度被众人“封神”。
尤其是Su Zhu,25岁创业,30出头走上人生巅峰,生活奢华,住豪宅,买游艇,堪称币圈版“马斯克”,曾经随便发一条Twitter消息,就能造成不小的价格波动。
这样一个奇才,又是怎么造出来的?
华裔天才攒数十亿美元身家
币圈帝国瓦解,一夜归零!
Su Zhu的出生地在中国,6岁的时候随家人移民美国。
他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安多弗的菲利普斯学院,一所贵族学校,该校学生的家庭背景要么有钱,要么有权。
Su Zhu学业成绩斐然,当时的他以完美的GPA和选修了AP课程在学校里出名。回看他的学生生涯,有几个表现尤其突出:
高年级年度报告中,学校给了他最高评语,“最勤奋”。
数学能力尤其突出
写的文章获得学校的小说最高奖
当时有同班同学称他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
也是在这里,Su Zhu碰到了Kyle Davies,开始了近乎20年的友谊。
他们不仅是中学同学,也是大学同学,都是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毕业。甚至是在毕业后,还一起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2008年毕业后,他们从美国搬到了东京,在瑞士信贷从事衍生品交易。但当年2008金融危机,结果是Su Zhu被裁员,Kyle Davies则没有,后者在瑞士信贷一直工作到2012年初。但两人一直保持联络。
Su Zhu则是在金融行业里开始了几年的“流浪”。
2009年1月-2011年2月,登陆新加坡高频交易所Flow Traders,在这里担任交易员。在这一家,Su Zhu开始通过套利买卖相关基金来赚取微利。(即捕捉两种相关资产之间相对价值的微小变化,通常是卖出定价过高的资产,买入定价过低的资产。)
据知情人回忆,Su Zhu的业绩突出,名列前茅。性格也很有特点,工作上完全不饶弯子,同事出错就批评,有时候连带老板都一块指责。
穿衣也很特立独行,明明在正儿八经的交易所上班,他不穿衬衫领带,上班就短裤T恤,最热的时候,T恤也不穿就一条大裤衩走来走去。
2011年6月-2012年2月,Su Zhu离开flow,在德意志银行担任交易员。
图源:vulcan post
也是在这段经历之后,他觉得自己深深厌倦了大银行的生活及套路,想要自己出来单干。
在跟Kyle 吐槽的时候,发现对方也有创业想法,于是两人说干就干。
25岁创业,通过信息差赚第一桶金
2012 年,两人重新回到旧金山。Su Zhu跟Kyle 都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又从父母那里借钱,为三箭资本筹集了约 100 万美元的种子基金。Su Zhu 负责交易和投资,Kyle Davies则负责战略业务发展。(三箭资本的名字据说来自典故——折断一根箭,毫不费力;试图折断三支箭却不可能。)
此时,三箭资本的运作模式是外汇套利,说白了就是靠信息差赚钱。
当时的外汇交易才要转向电子平台交易,流通效率低,不同银行报价存在点差或者错误报价。
三箭资本就通过买入卖出的价格差赚取薄利润,通过高频且无风险的套利交易,在成立不到2个月内迅速将资产翻了一番。
图源:华尔街日报
2013年,而为了到手利益更大,两人决定移民到没有资本利得税的新加坡。
此后三箭资本就专注于上述套利交易,并且逐步累积起资本。
一直到 2017 年,电子平台交易成熟化,银行有了完善的运作程序,这种信息差买卖变得艰难,已经有银行开始有意识的拒绝给三箭资本报价。
当时很多人觉得三箭资本的财路就要被断了,但没想到,Su Zhu跟Kyle 直接来了个业务U转。
进军加密市场,成为加密一大巨头
2017年末,恰逢加密货币(比特币)从牛市跌落,市场低迷,进入此后长达3年的熊市期。
Su Zhu看中了这块蛋糕,带着三箭进场后到处捡漏。使得原本想看他完蛋的人,开始惊叹他在加密市场上的天才。
Su Zhu把套利的思维代入了加密货币交易。比如韩国交易高,美国交易价格低,他们从美国低价买入,再到韩国高价卖出等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