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的悲哀!
新加坡留學1對1諮詢
領超值驚喜留學禮包
新加坡是個土地資源有限的小國,因此像蔬菜水果、自來水、鋼筋水泥等許多貨物,都需要靠進口,其中甚至包括電!
新加坡計劃在2035年,進口多達4千兆瓦低碳電力,這占據了新加坡總用電量的30%~
新加坡為實現2050年零碳排放目標
必須進口潔凈能源
新加坡連電都要靠進口?
據悉,新加坡能源領域的碳排放量,大概占總碳排放的40%。新加坡正在逐漸邁向電動化和數碼化,屆時對能源,特別是電力的需求將攀升。為了實現在2050年達到0碳排放的目標,新加坡必須向使用更潔凈的能源過渡。
有通心粉們可能要問了,為什麼不用太陽能呢?因為新加坡的土地有限,即使新加坡拼了命的在裝太陽能板,到了2030年,也只能達到2千兆峰瓦(GWp)的目標。
而這些潔凈能源,只能應付坡島居民總電力3%的需求!
新加坡從寮國、柬埔寨、大馬
等多國進口低碳電力
去年6月,新加坡剛完成了一個不得了的項目。
當局從2000多公里外的寮國進口了能源,多達100兆瓦源自水力的電能通過現有通路,經由泰國和大馬,最後運輸到到新加坡。據悉,這可是首個涉及東協四國的多邊跨境電力貿易~
2023年,當局計劃批准了好幾個低碳電力進口項目。先是在3月,批准了從柬埔寨進口1千兆瓦電力,之後又宣布從印尼進口2千兆瓦的電力。這些電力來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等等。
未來,新加坡也打算從越南進口更多的電力。畢竟電力進口國越多,新加坡被斷電的風險也就越低~
新加坡吃喝都要靠進口
疫情、區域不穩定
都會對新加坡的食物供給有影響
新加坡雖然很富裕,但在天然資源上面,絕對是「貧困戶」,吃喝樣樣都需要進口。
因此,一旦世界上有任何風吹草動,新加坡就會受到影響。疫情期間,新加坡的醫療物資,特別是口罩,就一度不夠用,因為新加坡沒有自己的口罩加工廠,所以只能靠進口。然而在全世界都醫療資源緊缺的情況下,誰又願意賣呢?
前段時間, 大馬禁止出口活雞,新加坡好多雞飯攤都暫時關門大吉了,萬事通也好久沒吃上雞飯。 之前,大馬也動不動就拿「要斷掉水供給」來威脅新加坡 。
最近印度禁止出口大米,新加坡的米價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只能和印度交涉,希望不要對新加坡禁售大米。 前段時間的俄烏戰爭,也讓新加坡的糧食價格上漲了。
總結
如果自然資源豐富,誰又希望連水電都靠進口呢?不少網友都在評論:這或許就是小國的悲哀吧!
通心粉們,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里留言交流~
- The End -
1 新元 = 5.3457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870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