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報道包括:
一、 奧密克戎比德爾塔更能逃逸免疫系統
二、 新加坡昨無通報新增死亡病例,病死率降至0.295%
三、 已接種加強針人 口比例升至42%
四、 ICU病危插管降至13人; 輸氧降至25人
五、 普通病房降至145人,方艙醫院增至3099人
奧密克戎比德爾塔能逃逸免疫系統
當地時間1月3日,路透社報道,丹麥一項研究顯示,奧密克戎之所以傳播力比德爾塔強,主要是因為它更能逃逸人體免疫系統。
該研究顯示,奧密克戎傳播力比德爾塔強2.7倍至3.7倍。
一般認為,病毒傳播力強弱與幾個因素有關,包括:病毒生存、懸浮於空氣中的時長、病毒攀附於人體細胞的能力、病毒逃逸人體免疫系統的能力。
這項由哥本哈根大學、丹麥統計局和丹麥國家血清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奧密克戎的傳播力主要體現在它對人體免疫系統的逃逸能力。這項研究尚未通過同行審閱。
研究也顯示,相對未接種疫苗人員,已接種加強針的人員傳播病毒的可能性較低。
丹麥國家血清研究所首席傳染病專家Tyra Grove Krause說,雖然奧密克戎傳播力強,但重症率比德爾塔低。
她說,奧密克戎感染者的住院風險只有德爾塔感染者的一半。
丹麥數據顯示,去年12月底,丹麥一共93個奧密克戎感染者住院,不到5人為ICU重症。
丹麥可能兩個月後結束疫情
Krause說,這可能是冠病疫情的最後一波,由於奧密克戎傳播力強但毒性弱,人們大面積感染但絕大部分為輕症或無症狀,獲得群體免疫。
她判斷,丹麥應該會在本月底迎來峰值,到了二月開始緩解,很可能丹麥疫情在兩個月後就結束了。
但是,她強調,目前還有很多工作必須做,包括個人衛生、保持人際安全舉例、出現症狀時居家隔離。
唯有做到這些,才能確保在保護醫療資源不受擠兌的前提下,獲得群體免疫。
丹麥Aarhus大學醫院傳染病科首席醫師Lars Østergaard說,冠病-19不會永遠是全球疫情,但,它也不會從人間消失,尤其每年冬季可能捲土重來;重要的是,人們必須通過疫苗接種和自然感染,建立起群體免疫。
Krause說,從長遠來看,冠病-19會長伴人類左右,但可防可控。將來,體弱群體可能需要每年冬季之前施打疫苗,其他人很可能就不必了。
新加坡1月3日疫情回顧
現在回顧新加坡1月3日疫情數據。
截至昨天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464起,累計28萬零754起。
在新增病例當中,本地社區病例177起、客工宿舍病例2起、境外輸入285起。
昨天新確認奧密克戎感染187起,含境外輸入183起,本土34起;《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每日數據統計,新加坡已累計奧密克戎病例1709起。
新增境外輸入病例為歷史次高
連續九天居三位數
昨天通報境外輸入病例285起,為歷史次高,並連續九天居三位數。
這是境外輸入病例人數連續四天高於本地社區病例人數。
為了控制境外輸入病例的大量流入,新加坡從去年12月23日收緊VTL (接種旅客入境免隔離) 措施,已購票者可繼續入境新加坡,未購票者暫不開通購票,直到本月20日。
儘管VTL已收緊,但已購票旅客繼續入境,而且病程發展需要時間,因此,相信接下來幾天仍會見到較高的境外輸入病例數據。
社區病例增長率升至0.95
本地社區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95,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95起。
隨著本波疫情趨緩,增長率很快將回升至1.0左右。新加坡預計在本月爆發新一波疫情,屆時增長率肯定突破1.0。
昨天社區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20歲至39歲的青年占半數以上,達53%。
醫療資源占用情況穩定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占用情況保持穩定態勢,沒有出現擠兌跡象。昨天的ICU病床和普通隔離病床占用情況如下:
自2021年10月25日以來的ICU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眼》盤點自2021年8月18日以來的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昨天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
新加坡衛生部昨晚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累計829起。
社區病死率降至0.427%
總體病死率降至0.295%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1月3日,新加坡一共出現28萬零754確診病例,其中829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96%降至0.295%。
分解到社區病例層級,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428%減至0.427% (見上表) ,社區病例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上有基礎病人員。
本波疫情的總體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64%降至0.363% (見下表) ;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區病例至今出現792起死亡病例,病死率維持在0.419%,與前一天同,是本波之前社區病例病死率 (0.932%) 的45%。
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增至42%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8.7%為無症狀或輕症,0.8%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0.1%曾為/現為ICU觀察輸氧重症,0.1%曾為/現為ICU病危插管重症,0.3%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截至1月2日,新加坡人口88%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87%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人口 (即5歲及以上) 當中,91%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增至42%。
昨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19人 (13%) ,普通輸氧病例5人 (24%) ,ICU輸氧觀察病例無,ICU病危插管病例無。
ICU病危插管降至13人
ICU病危插管降至13人,一名40歲至59歲病人病情轉輕,轉出ICU;過去14天ICU病危插管病例人數變化如下:
輸氧重症合計25人;其中包括ICU輸氧觀察4人,與前一天同;這些病患雖非病危,無須插管,但需要密切觀察,因此仍住進ICU病房。
一般輸氧重症病人有21人,比前一天少20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根據衛生部信息,大多數輸氧病例在輸氧二天至五天之後,病情轉輕,不再需要氧氣支持。
普通住院病患人數降至145人
連續五天無0歲至11歲病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145人,比前一天少62人。普通隔離病房占用率為8.8%。
普通隔離病房連續五天沒有在治的0歲至11歲病人。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升至3099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康復出院94人,累計1萬6196人;死亡病例無新增,累計829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3099起,比前一天增183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270人,累計26萬零447人。
活躍病例3282人,比前一天增100人。
編輯:ABC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