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50箱帶有冠病病毒的越南進口紅心火龍果流入中國山西省太原市市面後,浙江省台州、金華、杭州、紹興、衢州等城市也出現了本土冠病疫情,並先後在來自越南的火龍果表面,檢測出冠病病毒痕跡。
浙江省麗水市今年1月3日也發現,泰國進口的龍眼有兩份樣品初篩結果呈弱陽性。
經中國疾控部門對首發病例標本進行基因測序,發現患者感染的是德爾塔變異株,且與近期越南主要流行毒株的基因組序列同源性較高。
越南自去年12月起,單日新增冠病病例總數都在14萬起跳。
雖然目前該病毒來源尚不明確,但來自越南的火龍果被指是可能源頭之一。當地防疫部門不排除浙江這波疫情,出現了「物傳人「的可能。
中國媒體引述專家看法指出,當前不少國家疫情較為嚴重,若有確診者或無症狀感染者在作業過程中污染了水果及外包裝,病毒就會附著在表面。
儘管幾乎沒有證據表明人們可以從觸碰食品或食品包裝中感染冠病,但在傳出多起越南火龍果冠病檢測呈陽性的消息後,近日中國市面上的進口火龍果已出現降價銷售或下架情況。其他進口產品在進入超市貨架之前要經過嚴格的檢測。
密切接觸越南火龍果者須居家隔離 因全球各國正在應對高傳染性的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種毒株病例的激增,中國對任何疫情暴發保持高度警惕,因這可能威脅到下個月舉辦的北京冬季奧運會。
當局因此呼籲曾到涉事店鋪買火龍果的民眾停止食用,並接受冠病檢測。
其他城市的居民,如果去過涉嫌出售受污染農產品的水果店,或購買了進口火龍果,也被告知要向當地官員報告,並接受冠病檢測。
據當地媒體報道,浙江省的一些水果店老闆已被要求進行自我隔離,最近有購買進口火龍果的居民的家裡也被貼上封條,居家隔離不能外出。
他告訴《南華早報》:
「我很害怕,我現在都不買水果了,更別說火龍果了。」
生鮮電商本來生活網發言人說,在有報道稱部分進口火龍果冠病檢測呈陽後,去年12月24日他們已將所有進口火龍果下架。
紹興當地一家水果店的工作人員表示,
去年12月20日起,他們就停止補充進口火龍果的存貨,而顧客現在買水果前都會先問原產地。
2021年1月,也曾出現過一些進口櫻桃檢測出冠病病毒的事件,消息傳出後,當時中國的櫻桃銷量也直接受到影響。
冠病疫情暴發以來,進口的冷凍和新鮮食品在入境中國時,都會經過嚴格檢測。
火龍果並非首次「被病毒盯上」 去年9月,從越南廣寧省(Quang Ninh)運到中國的火龍果在包裝和紙箱上,也發現了冠狀病毒。當時,中國暫停從越南進口火龍果一周。
根據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農產品市場開發和加工局的數據,中國多年來一直是越南水果的第一大出口市場。
2021年首四個月,越南出口水果總額為13.5億美元,其中64.7%的水果的出口地就是中國。
2021年第一季度出口至中國市場的水果,金額達6.11億美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16.2%。
越南蔬菜水果協會秘書長 Dang Phuc Nguyen 去年9月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曾表示,中國也是越南火龍果的第一大市場,占總出口量的80%。
他說,火龍果占越南水果和蔬菜出口的三分之一,2021年全年出口額為32.7億美元。
越南通訊社發表的圖片和視頻片段顯示,自從廣西發現輸入病例後,數以千計的越南貨運卡車已在邊境滯留了一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