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歲月會封存時光的記憶,在課堂上,我一次次為新加坡小六會考的小小少年們描述這樣的作文開頭: 「有些事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淡忘了。但唯有這件事,像鑲嵌在腦海里的一顆明亮的珍珠,閃閃發光,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今天,我也願藉此開啟一段久違的心路歷程, 一段與這幢樓、樓里的這間屋、這家人割捨不斷的點點滴滴......
這幢樓有一個對幼年的我不易記牢的名字——「枕流公寓」,其實它更頻繁的出現,還是在我長大成人以後,確切地說也是十多年前的事。小時候僅在父親不常有的往事回首中一閃而過地提起。
我想:之前她之所以被淡忘,固然有其歷史原因,但隨著大上海一幢幢高聳雲端的大廈拔地而起,一座座英姿勃發的大橋凌空問世,這頗有年代味兒的舊公寓,難道真的被遺忘了嗎?不,事情的結果完全出乎劇情的編排。
據知乎上說,一個人的記憶一般從幾歲開始,其實這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記憶和記事又是兩個概念的東西。但隨著歲月的流逝,閱歷的增長,那些殘存於記憶深處的往事,在我要提筆的一刻,即刻雲翻風卷般溢滿腦海。我知道:最美不過細水長流;但往往最容易遺忘的,也正是那些不經意的點點滴滴。
2007年7月流火的季節,我最親愛的父親從這棟樓中匆匆走出,從此撒手人寰。一年後的同一時間,鑲嵌著「枕流公寓」四個閃閃發亮鍍金大字的牌匾,被高高懸掛在公寓的主入口位,即懸掛於建筑北面的正上方。
後來在與母親的通話中得知,就是在同一年,公寓被賦予「上海歷史傳統建築、文化大樓」等美譽。作為上海保留性名勝,像其他名勝一樣,在她的北門正面,豎起了一塊此樓背景介紹的大理石匾。從此有更多的人知曉並關注曾經在這裡生活的那些名人,以及和他們生活於此的那些故事。
在信息網絡日趨發達的時代,作為名勝的「枕流公寓」,有關她的介紹,查閱資料便可捕獲更多。資料顯示:這是一幢七層的八字型英式建築。公寓大門朝北,與南門貫通,中間為門廳,內有電梯、信箱、服務台等。在20世紀30年代,枕流公寓是上海灘超一流的公寓,有「海上名樓」之稱。是當年李鴻章小兒子李經邁的產業。
那時公寓給人的感覺就像文藝界的高級宿舍,名人川流不息。「金嗓子」周璇,是最早入住的一批名人。她從1932 年起便住在這裡,一直住到1957年去世。文匯報總編輯徐鑄成、越劇名演員傅全香、范瑞娟、王文娟和孫道臨夫婦,演員喬奇、孫景璐夫婦,以及文藝理論家葉以群等都在此居住過。
公寓大樓建成之後,根據英文名「Brookside Apartments」取名為 「溪邊公寓」,但業主對此並不滿意,於是登報征名。應徵者中有人建議以《世說新語·排調》篇中孫子荊勸說王武子歸隱山園的故事「枕流漱石」來命名。枕流漱石即以頭枕流水以洗耳,漱石以磨礪其齒。比喻居靜思危,潛心磨練心智。況且枕流一詞也契合英文名稱。最終業主接受該建議,公寓便由此得名。
看來如此有寓意和深意的命名, 斷不是當時我一個小學生能瞭然明理的。故此,父親在一次次的回首往事中,儘管很想讓我了解更多、收穫更多,可限於我的理解水平,只得深埋於無限的抱憾中了。
然而,更多的對於枕流公寓的記憶,是和祖父母聯繫在一起的。是與這幢樓,樓里的這間屋、這家人割捨不斷的點點滴滴......
童年是色彩斑斕、陽光燦爛的日子。即便在弄堂里玩跳格子、躲貓貓的七十年代,同樣充滿欣喜和溫暖。每逢周末,外婆都會帶我來這裡探望爺爺奶奶,這是我對枕流公寓最早的記憶。也是我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抹色彩。
從弄堂走進「枕流公寓」,完全是另一番天地。清晨沒了取牛奶的吆喝聲,下午也少了爆米花的喧囂,四周被化不開的靜謐安祥團團包圍著。
記憶深刻的還有被我和一班堂姐妹們當作遊樂的電梯,我們常把它當滑梯搭上乘下,那位好像永遠不會光火的「老金伯伯」,總是笑眯眯的在那裡迎來送往。
爺爺家的午餐,每每都是準時準點開飯的。記憶中是那一道道鮮嫩軟滑、原汁原味,色澤較濃的寧波家鄉小菜。像腐皮黃魚、苔菜小方烤、雪菜炒鮮筍,便宜又好吃。
這是我爺爺的雕像
當然,能這麼流利地報出菜名,娓娓道出特色,這也要歸於父親日後的言傳身教。都說嚴父慈母,父親在我心裡,是不折不扣的「頂級大廚」。至今,每每見到高檔飯桌上端出的美味佳肴,都會忍不住在心裡與父親的手藝暗作比較。
記憶中枕流公寓餐桌上的爺爺,感覺與平日書房裡的他並無兩樣。雖端坐上位,卻依然少言寡語且不拘言笑。即便少有的兩句也總是輕聲慢語。
現在回想起來,在那年代,無論外面世界如何翻江倒海,無論課堂和劇場給了他多少感動和擁戴,漫捲詩書的花甲老人,在與家人共進佳肴的那一刻,依然保持著他獨有的那份委婉幽靜,或許靜靜地安享天倫之樂、舔犢之情,才是他至真至美至善的心之所倚吧。
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畫,貼在記憶迷離的牆壁上,好些地方都淡的看不出線條和色彩來了,而童年的一些歌卻如那山澗淙淙的小溪,清涼涼的流淌著,至今仍響在我的耳邊……
這幢樓、樓里的這間屋、這家人,所生長出的點點滴滴,已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夕陽已經西斜,沐浴在夕陽餘輝中的枕流公寓, 是一首被記憶突然渲染起的歲月之歌,將久久傳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2021年12月23日
編輯:XXJ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