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總總會長吳添泉就國內許多中小型企業對環境、社會與監管(ESG)還處在一知半解或不知不解的階段表示擔憂,並呼籲業者不能再抱著觀望、等待和探討的態度。
他說,首相兼財長安華10月提呈國會的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為鼓勵更多企業遵守ESG標準,參與企業將享有高達5萬令吉的扣稅優惠,有效期從2024年一直到2027年的課稅年度。
他呼籲政府考慮進一步擴大上述5萬令吉的扣稅範圍,包括員工培訓、軟體和硬體設備等。
他也建議政府也應通過國家銀行和屬下的金融界,推出專屬的「ESG融資計劃」為涉及公司提供更優惠的融資條件,包括可負擔利率在內。
也是沙巴中華大會堂總會長的吳添泉星期二(11月14日)在這裡的BAY 21禮堂為沙華堂連同沙巴房屋發展商公會及大馬天職國際聯辦的「2024年國家財政預算案與ESG講座會「主講時發表談話。出席者包括沙巴房地產發展商公會會長蔡順平以及天職國際沙巴區董事經理林書忠等多人。
應迎合ESG革新拓展業務 吳添泉強調,業者必須採取行動,主動了解、掌握和啟動ESG,迎合它的到來而革新、重組、拓展業務,才是上上之策。
他對政府推出上述5令吉扣稅措施此表示歡迎,認為來得正合時宜。也對其他部門如投資、貿易及工業部有作出相關努力,尤其是針對中小企業的《ESG大藍圖》框架指標等,表示受肯定和讚揚。
他說,在ESG政策下,主張經營者在決策過程中充分考慮到環境、社會和管治因素的投資理念,ESG的重點包括了減少碳排放、提高勞工福利和多樣性、稅收戰略和高管薪酬比率等。近10年,尤其是近年全球發生了冠病疫情後,國際資本市場對ESG投資理念,已經越來越重視,包括一些金融界,也列入申請融資的優先條件之一,無形中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大型投資者和資產管理公司,將ESG引入公司研究和投資決策的框架內。
他說,我國將近98%或相等於120多萬家的企業是屬於微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其中以華裔為大多數,但同樣的,大多數的企業,包括東馬和沙巴州在內,都不太了解政府目前正在積極推進的這項全球化ESG計劃。
他說,事實上,從第12大馬計劃開始,政府已經逐步將ESG落實在國家政策和法規程序上,在《2030年新工業大藍圖》中也同樣強調該領域,引領我國商家朝向這目標,它不但能為企業帶來更好的資金和企業形象和爭取更大市場外,在未來的大趨勢下,它甚至也可能將攸關了許多企業的存亡。
「尤其是對一些大型投資者而言,ESG是不容忽視的,它甚至會因為不符合ESG規格,而可能面對融資,甚至是一些海外國家或投資者在生意上的『為難』或更嚴重的制裁影響。」
實踐ESG可降低成本和風險 「對業者而言,除了需要遵守企業現有的守則之外,如今對ESG的投資,也可視為可持續性的長期投資。從某個角度來看,企業也應該順應這個大趨勢進行適當的重新定位,以實踐ESG目標。」
他說,一項報告顯示,亞太區有近80%的企業,為了應對疫情而增加了ESG投資,實踐ESG除了可促進業務的創新和發展,也可協助降低成本和風險。
也是沙巴州政府經濟諮詢理事會理事的吳添泉說,我國政府已經向國際社會承諾要在2050年成為「碳中和」的國家;我國商家也將面對2026年正式生效的歐盟「碳邊界調整機制」規定的憑證或碳關稅。
他說,在上述兩大前提下,政府必須繼續加強宣導工作,並引領我國企業界加快腳步,有絕對的必要加速綠色增長、提高能源可持續性、環境保護及各個領域的轉型等等一系列的ESG原則。
不能有長期依賴政府津貼心態 他說,擁有ESG規格或績效的企業,除了融資,也將在保險和持續性投資各個方面取得優勢。
另一方面,吳添泉也呼籲企業和全民,不分彼此增加產量和質量,致力提高生產力,不能有長期依賴政府津貼和扶持的心態。
他說,我國是假期多和津貼多的國家,長久下去,對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將帶來負面效應,也對政府欲提高國家生產力的目標背道而馳,希望政府能夠重新檢討這些弊多於利的政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