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在2019年開設了東南亞第一座綜合氫氣工廠。由於水供充足加上水力發電成本低,砂拉越成了促進氫氣出口的理想地點。州總理阿邦佐哈里堅信,隨著新科技壓低生產費用,氫能源未來將在交通領域扮演重要角色。
他說:「我們現在正探討在現有堤壩旁建設梯級壩的可能性。預計2030年之前,我們將能生產超過1萬兆瓦電力。」
在砂拉越與日本和韓國企業簽署的協議下,當地到了2027年每年將可生產20萬公噸氫氣,當中9000公噸供境內使用,其餘的則出口到外地。當地同時也積極提升氫氣產能和以氫氣驅動的交通系統,不過這些計劃引起反對黨的質疑。
砂拉越反對黨州議員楊薇諱表示:「我們比較關注支出的部分,我們花費數十億元發展州總理推展的項目是否可持續,可以持續多久以及是否合時宜。」
砂州政府則確信可再生能源是提高老百姓家庭收入的催化劑。當地至今已在氫氣發展方面投入約10億美金,希望不久的將來就能有所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