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内政部长和资深外交官 针对以巴课题的“交锋”有深意

2023-11-21     月曦     9654

是否符合国际法?

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军事冲突正逐渐演变成难以收场的人道危机。

针对以色列持续进行的军事行动,是否依然符合国际法及国际人道法?

新加坡外交部前常任秘书比拉哈里(Bilahari Kausikan)日前提出了以色列军事行动旨在重建攸关其存亡的威慑力,因此只能在可行(practical)时遵守人道法及战争法的观点。

不过,这项观点先后引起新加坡巡回大使许通美和内政部长尚穆根与他展开意见上的交锋。

事情源于比拉哈里11月11日在《海峡时报》的一篇题为《加沙战争的残酷与复杂困局中的硬道理》(Hard truths about Gaza war’s cruel and complex dilemmas)的评论。

比拉哈里在文中指出,以色列针对加沙展开的军事行动,是在行使根本的自卫权,而非复仇。这些军事行动的底线,是必须恢复以色列对其他敌对势力的“威慑力”。

他指出,由于伊朗和哈马斯频频发出“抹除”以色列的言论,这意味着恢复威慑力将攸关以色列的存亡。然而,在这种情势下,

“人道法和战争法倒成了有点抽象的完美忠告(counsels of perfection)。”

“无论如何,我认为,为了维系美国和重要欧洲国家的支持,以色列将会在可行的情况下,遵守人道法及战争法。”

比拉哈里强调,他不认为以色列是刻意以平民为目标,因为哈马斯武装分子没有身着军服,并例行性地在平民设施地底或附近运行军事设施。

“对哈马斯而言,平民的伤亡只是他们迫使以色列失去行使自卫权正当性的另一件武器而已。”

新加坡内政部长和资深外交官 针对以巴课题的“交锋”有深意

加沙人民因以哈冲突而陷入人道主义危机。(路透社)尚穆根:以色列行使自卫权须符合对称性

但这套以色列持续进攻加沙导致人道主义危机,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的论述,与我国政府早前宣示的立场有所出入,新加坡巡回大使许通美和内政部长尚穆根对此先后提出反驳。

内政部长尚穆根上周六(18日)在脸书发文强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领导人对当前局势都负有责任。

他指出,哈马斯在10月7日展开的恐怖袭击毫无道理,必须予以谴责,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认为,比拉哈里忽略了以色列政府在以哈冲突前就已存在的非法行为,包括:

在约旦河西岸设置定居点,此举形同让两国方案名存实亡;针对加沙人口实施严厉的限制措施,迫使巴勒斯坦人无法怀抱希望。

尚穆根说,以色列政府这些行为违反了国际法,也对巴勒斯坦人造成了压迫。

另一方面,针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他强调,以色列行使自卫权时必须符合对称性。

“以色列有权自卫,但这份权利不包括无差别杀害平民,或迫使所有加沙人流离失所。集体惩罚也是不合法的。”

“加沙的悲剧规模巨大,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如此惨绝人寰的伤亡是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

许通美:遵守国际法的义务是绝对而非抽象的

巡回大使许通美则在11月17日投书《海峡时报》对比拉哈里的部分观点提出异议。

他在题为《加沙战争:硬道理与国际人道法法》(Gaza war: Hard truths and humanitarian law)的文章中写道,虽然他认同比拉哈里文中的许多观点,但对于后者称“人道法和战争法倒成了有点抽象的完美忠告”这一说法无法苟同。

许通美说,哈马斯突袭以色列的恐怖主义行径是必须挞伐的,但这并不足以合理化以色列采取不对称的军事行动。

“以色列的自卫权应该符合对称性,绝不能违反以限制武装冲突影响为目的的国际法和国际人道法。”

“以色列遵守国际法和国际人权法的义务并不‘抽象’也并非‘完美忠告’。”

他说,比拉哈里称以色列会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遵守国际法和国际人道法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以色列有绝对的义务遵守上述两项法律,而不是只有在可行的时候才这么做。”

许通美强调,以色列指责哈马斯利用平民作为肉盾,以及利用平民设施藏匿武装分子和军火,并不足以合理化以色列为消灭哈马斯,而对加沙地带采取不对称的军事行动。

这些军事行动已导致加沙成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称的“儿童坟墓”,“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名儿童丧生”。同时也造成加沙北部几乎所有医院停止运作,严重缺乏燃料、水、食物和药物。

“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战争是合理的。然而现在看来,这场针对哈马斯的战争已演变成对付加沙地区巴勒斯坦人的战争。”

“虽难以接受但事实上,哈马斯和以色列都犯下了战争罪。”

新加坡内政部长和资深外交官 针对以巴课题的“交锋”有深意

巡回大使许通美。(联合早报)新加坡政府立场

新加坡朝野政党在11月7日的国会了通过了一项针对以哈冲突的动议。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辩论中强调,10月7日哈马斯的恐怖主义行径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新加坡必须毫不含糊地谴责这些恐怖行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