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破曉,這些小學教師就出發前往學校。他們每個星期五天清晨6點半就啟程,乘船來到這座島上教課。每逢水位高漲島民就飽受淹水之苦,島上處處可見反覆淹水的破壞痕跡,學校也經常因洪水來襲而停課。
校長說每次遇上洪水,老師就改用遠程教學。有些學生因洪水頻繁跟不上課業進度,校方還得另外為他們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
這個小六學生說在學校面對面上課能更好地理解老師的講解內容,比線上教學有效。
村長說村民一般會查閱農曆,再推算潮汐漲落和洪水發生的時間。不過隨著氣候變得越來越不可預測,颱風和季風雨更頻繁,這樣的推算法也越來越不可靠。加高路面來防止低洼地區在河水高漲時被淹沒是村民應對水位上漲的做法,但這不是長遠之計。菲律賓政府寄望預計明年建成的泄洪渠和堤壩能有效解決洪水問題。專家則敦促當局以種植紅樹林等方式,回歸自然防禦洪水。